首页 理论教育 柔性版印刷企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柔性版印刷企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柔性版印刷企业拥有的员工数量情况如图4所示。图4柔性版印刷企业员工人数分布情况在调研印刷企业中拥有柔印机台数1~20台不等,平均拥有机组式柔印机2.72台、卫星式柔印机1.40台、层叠式柔印机0.31台、组合式柔印机0.47台。调研企业的柔性版印刷业务占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情况见表5。与上一年度相比,柔性版印刷业务下降5%以上的企业约为10.40%,其中下降超过15%的企业占比为3.20%。

柔性版印刷企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1.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样本柔性版印刷企业中,民营印刷企业(非上市)的数量占比约为58.40%,与上一年度的调查数据(69.33%)相比有所下降,但仍然超过了其他类型所有制企业数量的总和。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为15.20%,外商独资企业数量占比为10.40%,分别与上一年度的调查数据(10.00%和7.33%)相比有所上升;港、澳、台资企业数量占比为6.40%,国有企业(非上市)数量占比约为5.60%,中外合资企业数量占比为4.00%,与上一年度的调查数据相比变化不大,调查样本企业的所有制类型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柔性版印刷企业所有制类型分布情况

与之前的调研相同,包装装潢印刷是柔性版印刷的主要应用领域,其中瓦楞纸包装、纸包装、软包装和标签印刷等均为包装印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瓦楞纸包装印刷中,为了与前三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调查范围保持一致,本次调查只涉及瓦楞纸预印,而未涉及瓦楞纸后印领域。这并不意味着柔性版印刷在瓦楞纸后印中占比较少。相反,柔性版印刷工艺在瓦楞纸板上直接印刷的所谓“瓦楞纸后印”领域中十分成熟,市场占有率相对稳定,高达90%以上,且通常采用水性油墨印刷,俗称“瓦楞纸水印”。

如表4所示,本次调研的印刷企业主营业务中标签印刷企业占比最高,约为44.00%;软包装(含透气膜印刷)企业占比次之,约为23.20%;薄纸类纸包装(200g/平方米以下纸张)企业占比约为11.20%;厚纸包装(200g/平方米及以上纸张)企业占比约为9.60 %;瓦楞纸预印企业占比约为6.40 %;其他占比约为5.60%。

表4 不同主营业务类型的企业数量占比情况

续表

由表4可知,标签印刷和软包装印刷是柔性版印刷最重要的应用领域。近两年也分别对这两个细分领域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专题报告,比如《2020中国柔性版印刷发展报告》蓝皮书中《软包装领域柔性版印刷调查报告》和《2021中国柔性版印刷发展报告》蓝皮书中《柔性版印刷在标签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报告》两个细分领域的专题调查报告。本蓝皮书继续对标签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发布专题报告《2022中国标签产业发展报告》。

柔性版印刷企业拥有的员工数量情况如图4所示。其中,50人以下的企业约为22.40%,与上一年度的这一调研数据(31.33%)相比明显下降;51~100人的企业约为20.00%,与上一年度的这一调研数据(19.33%)相比变化不大;101~150人的企业和151~200人的企业占比分别约为12.80%和10.40%,与上一年度的这一调研数据(8.67%和8.67%)相比略有增加;201~250人的企业和251~300人的企业占比分别约为4.00%和5.60%,与上一年度的这一调研数据(5.33%和6.67%)相比略有下降;超过300人的企业占比约为24.80%,与上一年度的这一调研数据(20.00%)相比略有增加。

图4 柔性版印刷企业员工人数分布情况

在调研印刷企业中(集团公司除外)拥有柔印机台数1~20台不等,平均拥有机组式柔印机2.72台、卫星式柔印机1.40台、层叠式柔印机0.31台、组合式柔印机0.47台。按照柔印机结构形式的分布情况如图5所示。其中,机组式柔印机占比约为55.47%,卫星式柔印机占比约为28.55%,层叠式柔印机占比约为6.36 %,组合式柔印机占比约为9.62%。

图5 印刷企业拥有柔印机的机型分布情况

企业的年销售规模分布情况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约为8.00%;1000万~2000万元的企业约为6.40%;2000万~5000万元的企业约为19.20%;5000万~1亿元的企业约为16.00%;1亿~2亿元的企业约为14.40%;2亿~5亿元的企业约为20.80%;5亿~10亿元的企业约为8.80%;10亿元以上的企业约为6.40%。由以上数据可知,本次调研中规模以上重点印刷企业(年印刷产值超过5000万元)约占66.40%,与上一年度的这一调研数据(57.33%)相比明显增加。

2.柔印业务占比、销售及利润增长情况

柔性版印刷企业并不是仅仅采用柔性版印刷一种工艺,往往还应用了平版胶印、凹版印刷、丝网印刷、数码印刷等多种印刷工艺,有的企业应用其他印刷工艺业务占比之和超过柔性版印刷业务。(www.xing528.com)

调研企业的柔性版印刷业务占企业总销售额的比重情况见表5。其中柔性版印刷业务比重10%以内、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占比分别约为8.00%、13.60%、9.60%、9.60%、11.20%、11.20%、5.60%、4.80%、7.20%和19.20%。

图6 柔性版印刷企业的2021年销售额情况

表5 调研企业的柔性版印刷业务占比情况

近四年来,调研企业的柔印业务占比情况见表6。由表可知,与前三年相比,2021年的柔印业务占比呈现出整体向上浮动的趋势。其中,与2020年相比,柔印业务占销售额30%及以下的企业数占比下降9.47%,占销售额80%以上的企业数占比上升7.07%,柔印业务占比整体上呈现向上浮动的趋势。进一步分析数据表明,本次调研企业的柔印业务平均占比约为52.20%。其中与去年调研样本重合的企业柔印业务平均占比约为56.42%,同比上升了2.37%。

表6 2018—2021年柔性版印刷业务比重情况

调研企业的柔性版印刷业务增长的分布情况如图7所示。由图可知,其柔性版印刷业务与上一年度相比无明显变化(±5%以内)的企业约为12.80%。与上年度相比增长5%以上的企业约为76.80%,其中增长15%以上的企业约为42.40%,增长30%以上的企业占比为13.60%。与上一年度相比,柔性版印刷业务下降5%以上的企业约为10.40%,其中下降超过15%的企业占比为3.20%。

尽管我国印刷工业产值的统计中没有按照印刷工艺进行细分,难以直接得到我国柔性版印刷的工业产值,但仍然可以根据相关数据进行推算。2019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发布2018年我国印刷业总产值为1.27亿元。根据科印传媒发布的《2021中国印刷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印刷业2021年经营状况分析》,2020年我国印刷工业总产值约为1.3万亿元,2021年我国印刷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0.3%。

图7 印刷企业的柔性版印刷业务增长情况

根据《2020中国柔性版印刷发展报告》和《2021中国柔性版印刷发展报告》的调研数据,估测2022年度我国柔性版印刷工业产值约为1715亿元,且近年来我国柔性版印刷以年均两位数增速发展,其中2019年和2020年的调研企业平均增长率分别约为19.60%和13.50%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调研企业2021年柔性版印刷平均增长率约为14.65%。综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印分会的分析和中国日用化工协会油墨分会的会员单位柔印油墨占比情况等数据,初步估算2021年柔性版印刷产值约占我国印刷工业总产值的18.0%以上。

调研企业柔性版印刷业务利润的增长情况如图8所示。由图可知,与上一年相比利润额变化不大(±5%以内)的企业约占24.80%,与上年度相比增长5%以上的企业约占60.00%。其中,柔性版印刷业务利润增长15%以上的企业约占21.60%,增长30%以上的企业约占6.40%。与上一年度相比利润额下降5%以上的企业约占15.20%,其中下降超过15%的企业约占2.40%。利润额同比增长6.86%,远低于营收增长率。这主要是由于原材料成本大幅飙升,以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等因素,导致柔印企业的盈利严重承压。与科印数据《印刷业2021年经营状况分析》发布的“2021年,印刷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4%”数据相比,柔性版印刷企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盈利能力。

图8 印刷企业的柔性版印刷业务利润增长情况

3.对本年度经营状况预期对比

近三年,调研印刷企业对本年度经营状况的预期对比情况如图9所示。由图可知,本年度调研中尽管超过一半的企业(51.15%)预计略好或明显好于上一年度,但与上一年度的调查数据(71.25%)相比大幅下降。其中,明显好于上一年度(10%以上)和略好于上一年度(3%~10%)的企业占比分别约为28.25%和22.90%,均比上一年度的相关调查数据(38.75%和32.50%)下降10%左右。预计与上一年度基本相当(-3%~3%)的企业占比约为25.19%,与上一年度的该数据值(20.00%)相比略有上升。预计略差或明显差于上一年度(约为8.75%)的企业约占23.66%,其中略差于上一年度(-3%~10%)的约占12.21%,明显差于上一年度(-10%以上)的约占11.45%,与上一年度的相关调查数据值(5.00%和3.75%)相比均大幅增加。

图9 近三年柔性版印刷企业的经营预期对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