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度量方法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度量方法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部分,本研究借鉴卢锋和梅孝峰的做法,采用某类农产品的“生产集中度指数”来度量我国不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结构和区域差异以及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结构演进方向。我们采用如下的“生产集中度指数”公式来计算:其中,ρ表示生产集中度指数,i表示地区,k代表某类农产品,t代表时间,s代表第t年地区i生产农产品k的人均播种面积,代表第t年全国生产农产品k的人均播种面积。

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度量方法

加入WTO以来,土地密集型农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对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带来了巨大压力。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地域分布广泛,因不同区域资源禀赋、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不同区域之间农业经济也存在显著差异,故而农产品生产比较优势也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因此,我们首先在这一部分来考察近十多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的趋势和结构特征,探究什么是具有出口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什么是国内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生产结构调整压力比较大而需进口增加的农产品,即利用境外农业资源补充国内供给的农产品?

根据新古典要素禀赋理论(也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或“H-O”理论),一国或某个地区会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资源的产品,从而某国或某地区在该种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也就是说该国或地区在生产此类产品上的机会成本相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而言会比较低。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采用直接的比较优势度量或国内资源成本法进行度量,都难以克服数据上的困难。在这一部分,本研究借鉴卢锋和梅孝峰(2001)的做法,采用某类农产品的“生产集中度指数”来度量我国不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结构和区域差异以及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的结构演进方向。我们采用如下的“生产集中度指数”公式来计算:(www.xing528.com)

其中,ρ表示生产集中度指数,i表示地区,k代表某类农产品,t代表时间,s代表第t年地区i生产农产品k的人均播种面积(或人均产量),代表第t年全国生产农产品k的人均播种面积(或人均产量)。如果ρikt>1,则意味着第t年地区i生产农产品k具有比较优势,该值越大表示该地区在生产农产品k上的比较优势越显著;反过来讲,如果ρikt<1,则意味着第t年地区i生产农产品k缺乏比较优势,该值越小表示该地区在生产农产品k上的比较优势越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