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系统论的应用于内部控制理论体系

系统论的应用于内部控制理论体系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系统论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内部控制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内部控制的理论渊源。可以借鉴系统论的特征来分析内部控制的特征与要求,如动态性、层次性等。根据系统论,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

系统论的应用于内部控制理论体系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它是一个有机整体,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一定的关联。现代系统论认为,一个有效的系统具备多种属性,最为关键的是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也就是说,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不是系统内每个要素的简单相加或机械组合,而是通过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效协调,共同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体现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的思想,即为系统思想,主要包括:全面地,而不是局部地看问题;连贯地,而不是孤立地看问题;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看问题;灵活地,而不是呆板地看问题。

内部控制是为了达到既定目标,由一些相互关联的要素所构成,并依靠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就本质而言,内部控制本身也是控制系统,由控制目标、要素、环境等构成的。内部控制不是一种静态的制度,也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循环。系统论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内部控制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内部控制的理论渊源。可以借鉴系统论的特征来分析内部控制的特征与要求,如动态性、层次性等。

行政事业单位是一种经济系统,该系统中包含了各种子系统或者分系统,并且各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根据系统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全面地设定单位整体内部控制框架,有助于建设完整的单位内部控制,并有效地实施单位内部控制。如果把内部控制系统作为单位的一个子系统,那么内部控制系统的总体目标就需要从单位整体的角度来考虑,同时根据内部控制各个要素性质的不同将总体目标分解到各要素中,形成分目标,最后各个要素的分目标通过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为内部控制系统的总体目标服务。此外,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把握内部控制的整体性、分清内部控制的层次、充分利用动态的内部控制系统,把内部控制理念贯穿到单位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当中。(www.xing528.com)

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要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内部控制系统与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系统与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选取合适的方法,一方面注意反映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是否完整有效,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内部控制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和逻辑结构。根据系统论,系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如在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内部控制的动态调整性。当面临新的环境和风险时,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措施和程序能通过自我评价和监督,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持续不断地在经济过程的风险管控中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内部控制中蕴含着大量的系统论理论,这是由内部控制的本质特征决定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