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资本理论:基本概念简介

社会资本理论:基本概念简介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资本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发展已受到其他各学科的广泛关注。早期,学术界对社会资本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最早引入社会资本概念的是经济学家Loury[17],他强调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的某种资源,并能够通过行为获取。同时,也提出了社会资本的三种形式: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和社会规范。随着社会资本理论在各学科的广泛应用,其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完善。

社会资本理论:基本概念简介

社会资本理论源于20世纪70年代,其发展已受到其他各学科的广泛关注。早期,学术界对社会资本概念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最早引入社会资本概念的是经济学家Loury(1976)[17],他强调社会资本是社会结构的某种资源,并能够通过行为获取。社会学领域最早定义并使用社会资本概念的学者是法国社会学家Piere Bourdieu(1986)[18],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他将资本划分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随后,美国学者James Coleman(1988)[19]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上发表的文章中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了全面阐释,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行动的资源,是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将社会结构引入社会资本理论中更加具有合理性。同时,也提出了社会资本的三种形式:义务和期望、信息网络和社会规范。随着社会资本理论在各学科的广泛应用,其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和完善。Burt(1992)[20]认为社会资本存在于网络结构关系中,网络结构弱关系会使参与者失去竞争优势,同时它还提出了结构洞概念,认为结构洞能够连接异质网络结构,促使参与者获得不重复的资源。Putnam(1993)[21]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公共利益”,也就是说,它不是从中受益的私人财产,通常包括网络、规范和信任,公民的集体参与能够促进规范,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有利于形成更广泛的集体意识。Nahapiet和Ghoshal(1998)[22]将社会资本分为三个维度,即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并且三者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其中,结构维度是指参与者、网络配置或形态与适当组织之间联系的整体模式;关系维度强调人们之间的关系(如尊重、友好等),人们之间的关系能够影响它们的行为;认知维度是基于共同语言、共同感知目标和共同的文化建构的无形资源,是用来表示和解释的意义系统。

综上,学者从社会资源、社会网络等不同视角定义了社会资本,本书借鉴Nahapiet和Ghoshal对社会资本关系、结构、认知维度划分,结合众包情境,为用户、平台、众包需求者之间建立社会网络,在信任与社会规范的前提下促进各利益相关方资源的获得。(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