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弱势阶层信息行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解析

弱势阶层信息行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解析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书馆情报学的很多研究都试图揭示弱势人群的信息行为规律。这些研究大都显示,社会弱势人群与主流人群的信息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弱势阶层信息行为理论:社会资本理论解析

如上所述,当存在社会排斥时,公共图书馆若要承担促进社会和谐与包容的使命,就需要超越“向所有人免费开放”的策略,采取更积极的干预措施,将资源和服务向弱势人群倾斜,助力他们对社会生活和民主过程的参与。这包括:动员弱势人群参与图书馆资源体系与服务设计;为其提供切实有用的知识、信息及相关服务;吸引他们在更大程度上利用各类图书馆服务。这意味着,公共图书馆必须理解弱势人群的信息行为,并以他们的信息行为规律为依据,设计与其需要相适应的资源体系和相关服务。

图书馆情报学的很多研究都试图揭示弱势人群的信息行为规律。这些研究大都显示,社会弱势人群与主流人群的信息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首先,位于社会结构下层的人群关注的焦点或内容经常有别于主流人群,他们往往更关注与自身生活问题相关的信息[36]。例如英国一项有关公民信息需求和获取方式的研究发现,被调研的五个阶层中的前两个(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关心国家政治、地方政府问题、欧盟问题、技术与环境问题,而后三个阶层(技能型体力或非体力劳动者、半技能型体力劳动者、非技能型体力劳动者)更关注与教育相关的信息[37]。其次,弱势人群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明显有别于主流人群。很多研究都发现,他们在更大程度上依赖非正式人际关系,较少依赖正式的交流渠道;在更大程度上依赖电视,较少依赖报纸等文字媒介。例如,斯宾克和科尔(Spink & Cole)对美国一个非洲裔社区的调研显示,社区成员只有在面临就业和教育问题时,才会考虑利用正式交流渠道获取信息,其他生活方面需要的信息基本来自家庭成员和社区内的其他人员[38]。最后,由于社会规范、社会角色类型、世界观的影响,生活相对封闭的人群(小世界人群)往往难以从外来信息中抽取意义,因而通常认定外来信息与自身无关,导致他们与外部世界信息交流的阻隔[39]。(www.xing528.com)

早在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图书馆学者兹维基格和交流学者德尔文为代表的研究者,就依据建构主义认识论阐释了信息和信息利用过程的建构性,并据此指出: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及信息资源相对于需求的价值,都随情境而变化;图书馆服务若要对用户需求产生价值,就必须了解需求产生的情境、用户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他们对信息的选择和利用倾向、信息之所以能对特定需求产生价值的原因等;也就是说,用户及其需求应该成为图书馆服务及信息系统设计的主导因素。在那之后,虽然兹维基格和德尔文所依据的建构主义认识论基础经常饱受争议,但他们倡导的“以对用户的理解审视服务及系统设计”的用户中心理念却被图书馆职业广泛认同[40]。公共图书馆若要通过向弱势人群适当倾斜来实现其社会和谐与包容使命,无疑需要审视和关注来自弱势人群的信息行为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