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归因理论:解析行为背后的因果关系

归因理论:解析行为背后的因果关系

时间:2023-05-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归因归因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海德的归因理论指的是行为原因归结为内因和外因。海德的内外因归因理论成为后来归因理论研究的基础。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1972年由维纳提出,1979年加以扩展。②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③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1967年由凯利提出。

归因理论:解析行为背后的因果关系

1)归因

归因是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归因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并不是随时随地都会进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进行。首先是有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时。人们往往希望自己有一定的预测力,增加安全感,当出现出乎意料的事情时,人们就会感到惊奇,就会去寻求原因,如在企业做了二十年的忠诚的老员工突然提出辞职。其次是出现负性事件时。负性事件往往让人产生痛苦和不愉快的情绪,因此人们会去探求原因,以便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如一个每次都考第一的孩子突然考了不及格。再次,对个体很重要,但不了解或者不肯定的事件发生时,如一位同事被开除,其他人就会打听了解原因,除了满足好奇心之外,更多的是避免自己重蹈覆辙。

2)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和自己行为原因的理论。经典的归因理论有海德的内外因归因理论、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等。

(1)海德的内外因归因理论

1958年由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提出。海德的归因理论指的是行为原因归结为内因和外因。其中内因(Internal causes)指的是个人倾向归因,包括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而外因(External causes)指的情景归因,包括外界压力、天气、情境等。海德的内外因归因理论成为后来归因理论研究的基础。

(2)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achievement attribution model)

1972年由维纳(Weiner)提出,1979年加以扩展。维纳认为内因——外因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该增加其他方面,稳定——不稳定方面,后期维纳进一步增加了可控性——不可控方面,从而形成维纳成就归因模型。此模型认为,人们用于解释成败的原因可用三个维度来进行分类和描述:

①内因与外因。即个人内在的原因和个人之外的原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能力、努力等为内因,而环境、天气、运气、任务难度等为外因。

②稳定性原因与易变性原因。即长期稳定的和经常变化的,如能力、社会规则等就是稳定性原因,而个人努力、天气等就是易变性原因。

③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即原因在个人的控制范围之内和之外,如个人努力是可控性原因,而能力、天气等则是不可控性原因。

维纳的成就归因理论将成败的原因进行三个维度的区分,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归因结果对人的期望、情绪、动机、自信心健康等方面的影响。例如,成功的人将原因归结为内因和稳定性原因,就会增强自信心进而努力向上,而失败的人归结为内因和稳定性原因,则会消沉自卑,失去努力的动力。另一方面,归因也会为后期的行动指明方向,如成功的人归因为可控性原因就会让个体继续保持,而失败的人归因为可控性原因也会规避该原因而避免重蹈覆辙。

(3)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cube theory)

1967年由凯利(H.H.Kelley)提出。

①行为原因可分为三种:从事该行为的人,亦即行动者;行动者的对方,亦即知觉对象;行为产生的环境,亦即情境。

②归因需要使用的信息为三种:

a.一致性信息,指行动者的行为是否与其他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境下相一致。

b.一贯性信息,指行动者在其他时间和其他情境下,这种行为是否发生。(www.xing528.com)

c.特异性信息,指行动者对其他对象是否同样作出反应。

根据上述需要的三种信息便可进行归因判断,如表2-1所示。

表2-1 凯利三维归因理论归因判断

例如,李教授批评了张杰同学,则我们可以将原因归结为张杰,也可以归结为李教授,还可以归结为环境。一贯性信息高,指李教授不仅在教室而且在其他场合也批评了张杰,行为具有一贯性;特异性信息高,指李教授只批评张杰而不批评其他同学,行为特异性高。根据这三条信息,便可归因为知觉对象,即判断李教授批评张杰同学的原因是张杰同学表现不好。

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通过收集全面的信息,进行逻辑判断归因,具有比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往往人们得不到这个模型所要求的全部信息,而且也忽略了归因者对于特定行为的知识经验所起的所用,即图式,因此模型过于理想化。

无论哪一种归因理论和模型,都是理性逻辑的,利用各种信息客观地进行评价和判断,但是,人们的归因依然会存在错误,这是因为归因偏差造成的。

(4)希尔顿的反常条件关注模型(the abnormal conditions)

反常条件关注模型是1986年由希尔顿(See Hilton)提出,指的是个体行为或事件的可能原因很多,要从中找出真正的原因常需已有知识的帮助;行为和事件发生有关的所有条件中,如果某一条件比较反常,那么归因者就会把行为事件的发生归因于它。例如,小李期末考试高等数学不及格,其他人都及格了,那么小李就反常了,他自身就是不及格的原因;如果小李高等数学不及格,其他科目都及格了,那么高等数学这个科目就反常了,因此原因有可能是高等数学太难或者老师教得不好。如果有多个条件同时反常,那么他们就一起成为行为或事件的原因,如全班高等数学只有小李不及格,小李的所有功课也只有高等数学不及格,那么小李的数学学习能力太差就是原因。

3)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即对应偏差(correspondent bias),指的是人们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西方社会心理学认为对应偏差是一种泛文化的普遍现象,因为这个归因偏差是与欧美文化紧密相连的,即自我是独立的、自主的,个体的行为是由他/她的内在特征所引导的。但是在亚洲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人们归因时更倾向于情景和社会因素。例如,莫里斯(M.W.Morris,1995)等运用两个相继出现在美国的类似事件为材料进行了归因研究。一个是一个中国的博士后候选人枪杀了他的导师和几个旁观者,另一个是一个底特律邮政工人枪杀了他的上司和几名旁观者。英文报纸几乎都是从两个凶手的心理与人格特征方面找原因;而中文报纸大多从情境、背景和社会因素上找原因。美国与中国大学生对这两个事件的解释分别与英文、中文报纸上的解释类似。

(2)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actor-observer bias),指的是观察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即强调行动者内在特征的作用,如对应偏差即是如此;而行动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即强调情境的作用。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这个道理,观察者观察评价谋事的行动者,归因在人,也就是行动者;而行动者归因成事与否,归因在天,也就是情境。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

自我服务归因偏差也称自利偏差(self-serving attribution bias),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指人们倾向有利于自己的归因偏差,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

自利偏差有利于个体心理平衡,可以避免对自信心与自尊心的打击。对于成功行为——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归因于外因(环境或外在条件);如果是自己的行为则会归因于内因(能力或其他人格品质)。而对于失败行为——如果是他人的行为会归因于内因(能力或其他人格品质);如果是自己的行为则会归因于外因(环境或外在条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