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归因与归因偏差的防止,归因与归因理论

归因与归因偏差的防止,归因与归因理论

时间:2023-04-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了解归因理论,自觉纠正归因偏差,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归因理论有很多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归因理论。海德归因理论着眼点主要放在研究个体如何解释他人行为性质、原因上,因此,可称海德理论为他人归因理论。

归因与归因偏差的防止,归因与归因理论

社会认知经过社会知觉与社会印象阶段,便进入了综合分析和推论阶段。所谓认知判断,就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形成的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首先必须通过感官对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识别,把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收集起来,储存于大脑。没有这种识别和收集的过程,认知判断就无法进行。社会印象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人脑对社会客体的式样、状况、面貌、格局、关系的描述和综合。社会印象的形成为认知判断奠定了基础。从认知职能看,社会知觉只是对社会客体较浅层次特点的识别和搜集,社会印象则是对认知客体的描述和综合,认知判断才是对认知客体的定性和定论。社会认知、社会印象和社会判断构成了人类认知的完整过程。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对社会行为原因的分析和推论是社会认知的中心课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归因理论。了解归因理论,自觉纠正归因偏差,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

一、归因与归因理论

(一)归因的含义

我们对周围人的各种行为往往不满足于知觉其表面性的东西,而是想进一步了解其言行背后隐藏着的思想和行为动机。这是对人的认知与对物的认知的不同之处。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块石头掉入水中,不会推测石头自身内部的原因,因为人们知道石头落水必然是受了外力作用的原因。但是,当一个人跳入水中时,情况就不同了,这时人们就要问:“他为什么要往水里跳呢?”即要找出他跳水的内部原因。这就是一个归因的过程。

归因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与经验,对他人或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测与解释其性质或原因的心理活动过程。归因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动机归因、成就归因、责任归因等。归因是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心理活动,它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

(二)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是探讨人们对行为性质、原因的推测与解释的多种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总称。归因理论有很多种,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是以下三种归因理论。

1.海德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1958年在其《人际关系心理学》著作中提出了他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对别人的行为予以归因解释时,一般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认为他人行为的发生乃是由于环境与情境因素引起,如社会条件、社会舆论、工作难易、运气、奖罚等,海德称这样的归因为情境归因或外向归因(情境属于行为者之外的因素);二是将他人行为发生原因归之于个人主观条件,如人格、品德、动机、情绪情感、态度、努力、能力等,他称这样的归因为个性倾向归因或内向归因(个性倾向属于行为者自身因素)。海德认为,在平常的情形下,一般人在解释别人的行为表现时,比较倾向于内向归因而较少使用外向归因。在关于人们怎样做归因解释问题上,海德提出共设原则(意为在许多情况下,一个因素总是与一个结果相联系,而且没有这个因素就不会出现这一结果,那么这一因素就是这一结果的原因)和排除原则(如果个人因素足以引起行为,即可排除情境归因;或者如果情境因素足以引起行为,即可排除个人归因)。海德归因理论着眼点主要放在研究个体如何解释他人行为性质、原因上,因此,可称海德理论为他人归因理论。

2.维纳归因理论

维纳的归因理论是海德归因理论的发展。其要点是:①认为人们不外乎从六个因素进行自我行为成败归因。这六个因素是能力、努力、身心状况、工作难度、运气、他人反应。其中前三个因素属内在因素,后三个因素属外在因素。这六个因素及其变化,加上行为者的认知特点,使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成败归因变得复杂。②在海德提出“情境归因”和“个性倾向的归因”一对概念以表明归因方向特点的基础上,维纳又增加“可控制因素”和“不可控制因素”、“稳定因素”和“不稳定因素”两对概念,用来进一步具体化情境因素和人格因素。认为上述六个因素中,“努力”属可控制因素,其余属不可控制因素;能力、工作难度属稳定因素,其余因素属不稳定因素。

按上述要点,可将六个因素与其特征间的关系归纳如表3-1所示。

表3-1 归因别与归因事项特征的关系表

img2

从维纳的归因理论可以了解归因是复杂的心理活动,人们从不同角度作自我归因,对行为成败原因会做出不同解释,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

对成败做外在因素归因。假如对成败从工作难度、运气和他人反应做归因,要是成功了,人们会认为工作不难,碰上好运气,又有周围同事热情支持。这样的归因对成功不会有多大的欣喜心情,对动机激发不会有持久作用。如果是失败了,人们又会认为工作难不能胜任,机会不好,又有周围同事的非议,推卸个人责任。这样的归因不会触动心灵,对失败无所谓,对日后的作为不会有益处。

从能力和工作难度这两种稳定因素做成败归因。假设行为是成功的,会认为是凭个人能力完成任务的,加上工作也是个人能力能够胜任的,因此会为成功而高兴,对增强继续取得成功的信心有一定好处。假设行为是失败的,会认为是工作难度超过了个人能力限度所造成的,会灰心丧气、怨气冲天,这对行为的持续将是一种打击。

从工作难度、能力、运气、身心状况和他人反应等不可控制因素做成败归因。假设行为是成功的,会认为是工作不难,为自己力所能及,碰上好机会,身心状况好,周围同事给予支持和帮助,因此会有短暂的欣喜心情,但对增强行为持续的信心不会有多大的作用。如果行为是失败的,会认为是工作太难,超过了自己能力限度,机会不好,个人身心状况欠佳,周围同事非议,把失败责任全部归于客观,因此心理上不会有压力,对行为继续也不会有动力。

另外,人们对自我成败归因还可能从不稳定因素、内在因素、可控因素的角度做归因,对成败原因解释和产生的心理效应肯定会有不同情况出现。总之,归因是复杂的心理活动,不同角度的归因会有不同的原因解释和心理效应。而且这种种归因,有的与实际相吻合,是正确的,但也会有与实际不符的时候,会出现归因偏差。

维纳的归因理论着眼点主要放在个体对自己的行为原因如何作解释,因此,人们称维纳的归因理论为自我归因理论。

3.凯利归因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对归因取向提出一个补充理论,称为“归因三度理论”。理论要点是:对人的行为做归因可从三个角度进行,即行为者、行为对象、行为者与行为对象交往的情境。对行为究竟做何种归因,可按以下三个标准或者说三个参照点进行。

特殊性(差别性):行为者的行为反应是由某一特定对象引起,还是其他情况下也出现此行为反应。如果只对特定对象产生此行为反应,行为就具有特殊性、差别性。

普遍性(一致性):行为者和周围其他人,在同样情况下的行为反应是否相同。如不仅有行为者有此行为反应,在相同情况下,大家都有如此行为反应,说明行为者的行为反应具有一致性,即普遍性高。

一贯性(连续性):行为者的行为反应是经常如此、一贯的,还是偶然的。如是经常,则表明行为反应具有一贯性、连续性。

三个参照点可以说明行为的原因到底归于哪一方面。表3-2是凯利归因三度理论模式。

表3-2 凯利归因三度理论

img3

从表3-2可以看出,当一个行为同时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和一贯性时,这一行为的原因应归于行为对象引起的;当一个行为不具有特殊性,也不具有普遍性,但具有一贯性,这一行为原因应归于行为者本身;当一个行为只具有特殊性,不具有普遍性和一贯性,这一行为的原因应归于某种情境所致。(www.xing528.com)

例如,在某办公室,李科长批评下属办事员小张,而且经常批评小张,其他领导也批评小张。李科长这一批评行为具有特殊性、一贯性和普遍性,原因只能在小张身上,如工作不负责任。如果李科长不光批评小张,还批评其他人,且经常批评,但其他领导没有这种情况,那么李科长这一批评行为具有特殊性和一贯性,但不具有普遍性,其原因应在李科长身上,即爱批评人。如果李科长只批评小张,不批评其他人,而且批评是偶然发生的,其他领导也不批评小张,李科长的批评行为具有特殊性,不具有一贯性和普遍性,其原因可能多在情境因素。

凯利的归因理论对归因办法的确定有利,但其归因模式过于理想化。事实上三个标准或说三个参照点常常难以掌握。实践中往往因低估情境对行为的影响和行为一致性这一标准而使归因产生偏差。

二、归因偏差与防止

(一)归因偏差

在认知过程中,归因往往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而出现归因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即产生归因偏差(或归因偏向)。有些偏差来自动机(动机偏向),有些偏向来自认知(非动机偏向),是我们认知加工的局限性造成的。了解这些偏差,对避免错误的归因是有益的。

(1)自我防御性归因。也称自我服务偏向,是人们出于加强自我和保持自尊心的动机而产生的归因偏向。人们倾向于把成功的积极结果归因于自己的内因,如能力强、工作努力或具有良好的品质等,而把失败的消极的结果归因于情境,如恶劣的环境、压抑人的体制、不可预料的困难等。把功劳(或成绩)归自己,把错误(或责任)推给他人,是利己主义思想在作祟,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自我防御性归因在认知评估涉及个人利益时表现得较为突出。利己的偏见、利益上有无关联、感情上的亲疏都会影响自我服务偏向。自我防御性归因在行为者确信自己的行为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

(2)归因聚焦不实。如把个人的工作成绩归功于领导、上级的关怀和同事的支持帮助等外部因素,而当工作受挫、受损失时,把罪责全归于自己,一味自责,是由于过分谦虚导致的归因不实。另外,把工作、事业的成败归因为超自然力量的左右,如命运、天意等,系受认识能力的困扰或出于有意逃避现实导致的聚焦不实。

(3)主观投射作用。有时认知对象的行为是有所指的(如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等),但我们却认为这是一种自然的反应性行为而忽视,有时我们又会把别人的一些无特定含义的行为当做是有目的的,以致产生许多误会。在异性朋友之间,由于彼此表达思想感情比较含蓄,常易造成这种归因偏差。一方以某种间接的方式向另一方发出爱的信息,但对方过于迟钝,感觉不出这种目的性行为的特殊含义,仅当做一般性行为,结果失之交臂。另一种情况是,一方过于敏感却又一厢情愿地误解对方的一些普通的自然行为。这种主观投射,就是把自己的主观思想感情投射到对方行为身上,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释他人的行为,甚至以自己的行为唤起对方的同类反应,而进一步得到自我“证实”,以致闹出许多笑话

(4)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歧。就观察者而言,观察者倾向于把行为者本身看做是其行为的起因,过高估计他人内在因素的重要性,而忽视外在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与观察者的倾向相反,行为者自身容易过高估计外在因素对自己行为的作用。也就是说,行为者强调情境的作用,多做出情境归因,而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为者特点的作用,多做出内部归因。如在一项研究中,要求男大学生书面回答自己和自己的朋友选择女友、专业的原因。结果表明,被试对自己的行为多用外部原因解释,而对他人的行为多用内部原因解释。

(二)归因偏差的防止

归因偏差危害性大,对它需要警惕和防止。了解和预防归因偏差对组织的管理乃至组织目标的达成都有重要意义。因此,无论是组织领导还是组织成员,都有必要了解归因偏差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都要警惕和防止它的发生。在成功与失败问题上,无论是由环境因素造成,还是自己或他人的工作失误引起,都必须努力做到正确对待。要做到这一点,组织领导和员工都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对己对人行为的知觉与评价,都要坚持正确的观点、态度,坚决克服自我中心、利己主义思想。

其次,迈开双脚,深入实际,全面考察和掌握事情的各个方面及其关系。

再次,提高认识能力,掌握正确观察问题的方法。

最后,要做好主观世界改造工作,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三、归因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归因理论对我们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归因理论,一个人对过去的工作、学习、事业中的成败、得失、荣辱、兴衰是归因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是归因于稳定性因素还是不稳定性因素,是归因于可控制因素还是不可控制因素,这是影响今后工作、学习成功的期望和坚持努力行为的关键之一。也就是说,如果工作中、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被归因于能力低、任务难等内外部原因中的稳定因素,就必然会造成人们对今后工作和学习成功失去信心,也就难以产生坚定的努力行为;相反,如果工作、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被归因于个人努力不够、马虎大意等不稳定性的偶然因素,就会使行为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容易接受教训,改正不稳定性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成功的信心,坚持努力行为。所以团队领导人要注意引导团体成员尽可能地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对于成功者来说,他们所以成功了,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智力水平高、能力强。要引导他们注意不稳定性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如他们最近的工作努力、多方面的支持配合、工作任务容易完成、个人情绪状态良好等等;对于失败者来说,之所以失败,主要不是因为他们能力太差、水平太低,而是要引导他们注意不稳定性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如他们最近精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够稳定、没有和各方面协调配合好、领导指导不利等。这样,使成功者不骄不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利于以后的工作;使失败者有继续工作的信心,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争取成功的可能。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善于进行归因。要多做个人倾向的归因,将其工作的成败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与能力,改变归因于任务难或运气好坏的不良归因方法,从而提高成就动机对于工作成绩的影响。特别是应将工作的失败归因于内在的不稳定性因素——努力,而不宜过多归因于内在的稳定因素——能力。因为若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及这一稳定的内部因素,这种归因无助于行为的坚持;若把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努力这一不稳定的内在因素,则可能激发其加倍努力进取的决心。归因训练有助于我们正确进行归因。

本章小结

社会认知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态度、社会动机的形成,都是以社会认知为基础的。社会行为的基本过程也是从社会认知开始的。社会认知一般是指社会主体对社会客体的外在特征和内在属性的认知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和认知判断是社会认知的三个主要环节。他们相互联系,构成了完整的社会认知活动。

社会知觉是指对社会客体(对象)的知觉,包括对他人知觉、自我知觉和人际知觉等类型。

社会印象是人们通过与认识对象的接触,在头脑中形成并保留在记忆中的认知对象的形象。社会印象具有间接性、综合性和固执性的特点。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提出三种印象形成的模式,即增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社会印象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社会印象形成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多种偏差,产生多种效应。

归因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与经验,对他人或自己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测与解释其性质或原因的心理活动过程。归因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动机归因、成就归因、责任归因等。归因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偏差。

思考题

1.社会印象是怎样形成的?影响社会印象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2.归因理论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3.常见的归因偏差有哪些?如何防止归因偏差的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