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问题分析与优化建议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问题分析与优化建议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按财务制度规定,对除土地及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外的未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有的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对该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9.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企业为了虚增盈利,压缩成本费用的支出,对当月停用或减少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11.变卖固定资产,仍然提取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问题分析与优化建议

【例6-13】鑫发酒店2008年1月购置了一批食品加工设备,价值21万元,由于技术进步,该设备的更新换代较快,因此该企业考虑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折旧,同时还可以多反映成本,少计利润。从2008年1月开始,该企业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5年,当年实际计提7万元。该企业当年按利润表反映的利润进行纳税申报,没有进行应纳税所得额调整。

分析:

该小型酒店餐饮企业在账务处理中犯了两个错误

(1)没有按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2)没有按规定时间计提折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九条,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算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一经确定,不得变更。因此,该酒店首先应进行账务调整,将2008年1月份提取的折旧进行更正,其次在纳税申报时应按直线法与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的差额进行纳税调整。

工作小窍门:企业常用固定资产造假手段及识别

1.固定资产运杂费,掺入了旅游参观费。

固定资产的原值包括买价、包装费、保险费、运输费、安装成本和缴纳的税金。有的企业将不属构成固定资产价值的支出也记入了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增了固定资产价值。

2.运杂费用张冠李戴,人为调节安装成本。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将固定资产的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都先计入在建工程,当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将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运杂费列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安装成本中,从而人为调节了固定资产的价值。

3.固定资产变价收入,存入小金库

财务制度规定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应冲减清理支出。但有的企业为将报废的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挪作他用,将收回的款项存入了企业的“小金库”。

4.清理固定资产净收益,不按营业外收入记账。

财务制度规定,处理固定资产收回的价款,应冲减固定资产清理支出,将净收益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有的企业经营效益好,为了控制利润,便将固定资产净收入仍挂在固定资产清理账中,并结转下年再处理。这种造假方式直接影响着所得税补交和盈余公积的提取。

5.无偿转让旧设备,清理损失列入损益。(www.xing528.com)

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将淘汰的旧设备无偿转入自办企业,并将发生的清理损失列入当年损益。

6.固定资产盈亏,不做账务处理。

有的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为了调高利润,盘亏的固定资产不做账务处理,少记了“营业外支出”,从而提高当期利润。

7.增加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财务制度规定: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在下月初开始计提折旧。有的企业为调增利润,将应计提的折旧有意漏提。

8.未使用固定资产(除房屋、建筑物外)不提取折旧。

按财务制度规定,对除土地及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外的未使用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但有的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对该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9.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

企业为了虚增盈利,压缩成本费用的支出,对当月停用或减少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10.当月不应提折旧的,当月计提折旧。

企业为了调节成本、利润,常常违规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如:当月新增固定资产折旧本应下月初提折旧,而当月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后不再计提折旧,而仍在计提,超龄固定资产有效期满不再计提折旧,仍在计提。

11.变卖固定资产,仍然提取折旧。

某企业5月份将不需用设备卖掉,卖掉后又提了12个月的折旧35000元,虚增成本,虚减利润。

对以上固定资产项目充分的关注与查验,有助于我们识别企业在固定资产项目中的会计造假行为,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