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与社保资源整合水平优秀

教育与社保资源整合水平优秀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海在教育资源配置和社会保障方面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6个郊区生均教育资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仍有4个,分别为崇明区、金山区、青浦区和奉贤区,嘉定和松江优于人口导入等原因生均教育资源不足。其中,松江等区教育资源配置增长较快,黄浦区、虹口区和崇明区的教育资源人均配置数量有所增长。与上年相比,除徐汇区、金山区和奉贤区3外,其他各区的人均教育资源配置数量均有所上升。

教育与社保资源整合水平优秀

上海教育资源配置和社会保障方面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2015年1月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教育部门连续出台文件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资源配置的“五统一”,在城乡失业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城乡救助和优抚政策、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粮油帮困制度、居民医保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都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并于2016年出台《上海市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三五”规划》。2018年,两个口径的城郊小学生生均专职教师数比均接近1.00,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调到1070元/月。2019年4月,进一步上调至1160元,并调高了特殊救济对象定期定量补助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低收入困难家庭申请专项救助收入标准、低保家庭中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救助标准等。[2]作为参照城市的北京、苏州和嘉兴也实现城乡低保保准的一体化,三市2019年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为1100元[3]、995元[4]和810元。[5]

各区间不平衡特征仍然明显。上海中心城区仍然占用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中心城7区中仍只有徐汇区的生均教育资源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拓展区中宝山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闵行区低于全市平均水平。6个郊区生均教育资源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仍有4个,分别为崇明区、金山区、青浦区和奉贤区,嘉定和松江优于人口导入等原因生均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资源配置最高的4个区,即崇明区、黄浦区、虹口区和青浦区的百名小学生生均专任教师数分别为11.18、8.64、8.72和8.62。其中,松江等区教育资源配置增长较快,黄浦区、虹口区和崇明区的教育资源人均配置数量有所增长。生均教育资源占用最低的是嘉定区、徐汇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和松江区,百名小学生生均专任教师数均不超过7,分别为6.10、6.17、6.53、6.63和6.65。与上年相比,除徐汇区、金山区和奉贤区3外,其他各区的人均教育资源配置数量均有所上升。(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