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及当量因子分析

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及当量因子分析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基础上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模型如下:式中,Pij为关键功能的主体生态系统服务单价;E为当量因子;A代表不同景观类型的面积;C为调整系数(贴现率C1、支付意愿系数C2、支付能力系数C3的乘积。表6.1不同景观类型的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续表6.1

基于人类需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模型及当量因子分析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一系列终端产品和服务功能的货币化表达,既包括产品供给、文化服务等直接利用价值,也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等间接利用价值。本书按如下两个步骤计算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首先,基于人类需求视角,应用德尔菲法确定不同景观类型的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据此计算与之相对应的单位面积主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Pij),通过式(5.4)和式(5.5)所示的光合反应方程计算单位面积内芦苇、盐蒿、互花米草等3种自然湿地的“固碳”价值(P17、P27、P37),农田和盐田分别以食物供给价值P41、原材料供给价值P53为基准,水域、光滩及近海海域分别以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P64、P74、P84为基准;然后,依据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衡量关键功能(价值主体)以外的其他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参数如表6.1所示。在此基础上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模型如下:

式中,Pij为关键功能的主体生态系统服务单价(元/hm2);E为当量因子;A代表不同景观类型的面积;C为调整系数(贴现率C1、支付意愿系数C2、支付能力系数C3的乘积。其中:C1=1+R,R代表以1980年为基期的通胀率;C2以研究区受教育人口比重与我国均值的比值表示;C3以研究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我国均值的比值表示)。

表6.1 不同景观类型的典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www.xing528.com)

续表6.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