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宝山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缩影

宝山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缩影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宝山“撤二建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抢抓机遇,切实加以贯彻落实。宝山县是郊区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个地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亟待通过城市化来进一步带动。宝山建区30年的发展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30年来,宝山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大跨越与质量的大提升。宝山的天比以前更蓝了,地比以前更绿了,水比以前更清了,老百姓的出行比以前更方便了。

宝山三十年:改革开放的缩影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宝山“撤二建一”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抢抓机遇,切实加以贯彻落实。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南方沿海的一些城市,经济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而在这一段时间,上海虽然也在发展,但是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是比较慢的,总是处在“保四争五”阶段(即经济发展的年增长速度保持4%,争取5%)。问题是,即便“保四争五”也是比较吃力。如何调整上海的产业结构,实现加速发展?因此,当时市里决心要加大发展力度,引进一些大的企业,像宝钢、上海大众等。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整合地区资源,发挥地区重组优势?如何发挥上海城乡结合、城乡一体化的优势来推动上海发展?

1978年12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宝钢地区办事处成立(位于漠河路108号居民楼内)

当时市委明确提出了上海郊区农村经济已经和城市经济连成一片,上海经济的繁荣离不开郊区,要求全市各级干部都要树立城乡一体化的观念,在规划未来、发展经济、安排布局、进行建设和内外开放等方面,都要把市区和郊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宝山县是郊区农村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个地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亟待通过城市化来进一步带动。(www.xing528.com)

宝山建区30年的发展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30年来,宝山实现了经济总量的大跨越与质量的大提升。2017年,全区GDP达到1147.4亿元,是建区时的94.3倍;区级财政收入达到151.1亿元,是建区时的42.7倍。与此同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增长格局已由过去主要依靠第二产业推动,逐步转变为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共同推动的新格局。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城乡结合的优势得到了更大发挥,吴淞国际邮轮港、地铁1号线(北延伸段)、3号线、7号线、外环线、郊环线、逸仙路高架、沪太路、江杨路、宝杨路、潘泾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吴淞工业区、南大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功能转型取得实效,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宝山的天比以前更蓝了,地比以前更绿了,水比以前更清了,老百姓的出行比以前更方便了。当年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希望可以说已经基本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