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培养智能服务产业市场主体的紧迫性

培养智能服务产业市场主体的紧迫性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报告[30],2016年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为36.9,较2015年的35.6提高了3.8%。大数据是智能服务产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智能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充分发挥数据新驱动要素的创新潜能,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中型智能服务企业是当务之急。

培养智能服务产业市场主体的紧迫性

尽管我国已经培育出一批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例如,深圳拥有华为、中兴、大疆、腾讯等众多世界级的大型企业,杭州拥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视、大华等行业巨头,沈阳拥有沈阳机床、新松机器人等全国知名企业,青岛拥有海尔、海信等生态化企业组织,但是,总体上在企业规模、品牌知名度、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能引领智能服务产业发展的大型龙头企业还较少,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受企业家的意识、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撑水平、信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人力资本等多种因素影响,智能化水平较薄弱。根据《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2016)》报告[30],2016年中国制造信息化指数为36.9,较2015年的35.6提高了3.8%。对标工业4.0,中国制造业总体水平正由工业2.0向工业3.0过渡;同时全国总体呈现“东南沿海高、西部内陆低”的态势,即我国各省区市排名自高到低依次为:江苏、浙江、广东、天津上海、山东、福建、北京、安徽、河南、湖北、江西、湖南、辽宁、重庆、河北、四川、吉林、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宁夏、新疆、黑龙江、广西、青海、云南、海南、甘肃。据统计,2016年能够利用信息化手段自动开展决策优化的企业占比61.2%,能够应用企业内部信息进行综合决策优化的企业占比37.2%,而能够同时利用内外部信息开展综合决策,并能够实现决策优化、预警和预测的企业仅占16.1%。大数据是智能服务产业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智能服务企业生产、经营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充分发挥数据新驱动要素的创新潜能,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有国际影响力的大中型智能服务企业是当务之急。(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