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证结果和产业耦合度评价

实证结果和产业耦合度评价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一阶段,电子信息产业快速成长,传统汽车产业调整改造步伐加速,两大产业之间的耦合作用不断增强,促进了两大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其中2002—2009年期间,两大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0.231~0.489之间,处于失调状态;2010—2013年期间,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0.571~0.634之间,由勉强协调趋向于初级协调。由图18-1可知,我国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的耦合度趋于平稳,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正逐步趋于协调。

实证结果和产业耦合度评价

基于上文构建的模型,本章首先利用熵值法测算出指标体系中各具体指标的权重,如表18-3所示;其次,根据耦合评价模型,估算每年汽车产业综合贡献值F、电子信息产业综合贡献值G、耦合度C和耦合协调度D;最后,根据耦合协调度D等级划分标准,确定每年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耦合协调等级,如表18-4所示。

表18-3 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各指标权重

表18-4 2002—2013年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度

续表(www.xing528.com)

由表18-4可知,从2002年到2013年,我国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的耦合度变化不大,始终在0.45~0.5之间,说明两大产业之间中度耦合,处于发展阶段的初期。在这一阶段,电子信息产业快速成长,传统汽车产业调整改造步伐加速,两大产业之间的耦合作用不断增强,促进了两大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图18-1 2002—2013年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耦合度(C)与耦合协调度(D)

从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的耦合协调度来讲,由2002年的0.233提高到2013年的0.634,即由失调状态趋向于初级协调。其中2002—2009年期间,两大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0.231~0.489之间,处于失调状态;2010—2013年期间,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度在0.571~0.634之间,由勉强协调趋向于初级协调。由图18-1可知,我国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之间的耦合度趋于平稳,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正逐步趋于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