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强物流战略需求:全球化与供应链

加强物流战略需求:全球化与供应链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全球化是对“供应链”一词的广泛认可。BPR的重要支持手段是信息技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去除冗余步骤。Goldratt继续解决OPT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约束理论。

加强物流战略需求:全球化与供应链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尤其是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全球化是对“供应链”一词的广泛认可。不少著名的管理工具都是在这一时期诞生的。

1.ECR

ECR是1993年KSA公司受美国食品业委托,在对美国食品零售业所作的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增强竞争力的新系统。ECR提出了四个应该变革的领域:商品搭配、商品补充、新商品开发、促销活动。同时提出了实现ECR所需的四种技术:营销技术、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组织化技术。

2.BPR

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物流业的繁荣,对企业重新思考、构建、改进自己的供应链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BPR的重要支持手段是信息技术,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去除冗余步骤。

3.TOC理论(www.xing528.com)

以色列物理学家E.M.Goldratt开发了一套OPT生产管理软件,为普及该软件,他将其原理写成畅销小说,书名为“The Goal”,销量达到了250多万本。Goldratt继续解决OPT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简称ToC)。

该理论的中心思想是:一个系统的产出速度和产出量取决于系统各个环节中的“瓶颈”环节,企业管理要改善这些“瓶颈”环节。

4.跨国公司推动SCM的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变得更长、更复杂,SCM理念首先在跨国公司中得以实现,DEC建立了全球供应链模型;HP开发了用于SCM的决策支持系统,在改善各地区间的运作方式上取得了成功;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新型供应链管理方式的探索,在建立伙伴关系、应用信息技术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