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任务分析理论创新与实践:企业培训内容开发指南》主要贡献

《任务分析理论创新与实践:企业培训内容开发指南》主要贡献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文所说,本书是一系列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产物。本书的主要贡献如下。第六,本书提出了基于任务分析的企业培训内容开发操作模型。

《任务分析理论创新与实践:企业培训内容开发指南》主要贡献

如前文所说,本书是一系列基于设计的研究的产物。立足于面向企业培训内容开发的任务分析的困境,本书对面向企业培训内容开发的任务分析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与创新,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设计理论、绩效改进理论等构建了面向企业培训内容开发的任务分析概念模型与操作模型。本书的主要贡献如下。

第一,本书明确提出了企业培训的定位。企业培训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其学习对象的学习是任务驱动而不是知识驱动的。企业培训的目的是通过对少量员工缺失的知识、技能、经验或态度等的查漏补缺,来提升企业绩效。企业培训内容要以“实用”为导向,关注职业技能提升。

第二,本书清晰地界定了企业培训内容。企业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事实、原理、概念、理论体系等知识,而且还应该包括经验、技术、技巧等。企业培训内容包括显性知识和能够显性化的隐性知识。这里的显性知识在企业培训中以学科主题形式的学习内容为主,如是什么、为什么和部分如何做的知识。而需要进行显性化的隐性知识大多以经验的形式存在,是另一部分如何做的知识。隐性的经验知识大多与特定的情境紧密相联,经过显性化最终在企业培训中以整合情境形式的学习内容体现。本书认为,学科主题形式的学习内容和整合情境形式的学习内容都是培训内容的组成部分。整合情境形式的学习内容,可以直截了当地教会员工做什么,如何做;而学科主题形式的学习内容可以帮助员工理解操作背后的原理。

第三,本书尝试提出了工作任务的分类。根据岗位任务特点,本书把企业工作任务分为:技术操作类任务、认知思维类任务和人际沟通类任务三种。技术操作类任务,大多是基于规则的、重复性和程序性的;人际沟通类任务多是环境适应性的和人际适应性的;认知思维类任务常常需要解决抽象问题,具有思维灵活性。各个岗位的任务基本都包含了以上几类任务,一般是几种任务的组合。

第四,本书尝试建立了工作任务与企业知识的对应关系。本书采用的是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6年提出的知识分类:“是什么”的知识,即描述事实方面的知识;“为什么”的知识,即探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识;“如何做”的知识,即操作、实验、技能方面的知识;以及“谁知道”的知识,即谁知道什么事情、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情,属于寻找信息和知识来源的知识。本书提出的三种工作任务是以企业知识为基础的。特别是企业任务是以“怎么做”为主,“是什么”“为什么”“谁知道”的知识构成了“怎么做”的支撑。(www.xing528.com)

第五,本书从企业培训内容开发的视角清晰地界定了任务分析。本书把任务分析分为工作任务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两个阶段。其中工作任务分析包括岗位/职位分析、行为任务分析和认知任务分析。岗位/职位分析通过对职位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得到岗位说明书;行为任务分析的典型输出是一系列的任务、子任务、输入、活动、输出、环境条件和行为标准;而认知任务分析可以捕捉可观察的任务行为之下的知识、思维过程和目标结构,来对行为任务分析进行扩展和补充。三者互相配合达到对任务的整体性理解,并为学习任务分析打下基础。在学习任务分析部分,我们提出,学习任务分析即获得“显性化的知识信息”的过程,包括对已有显性知识的汇总组合和对隐性知识的外部明示。显性知识的汇总组合形成学科主题形式的显性知识,而外部明示形成整合情境形式的学习内容。

第六,本书提出了基于任务分析的企业培训内容开发操作模型。操作模型包括任务分析操作流程和支持工具两方面,其中规范化的流程使实践操作有据可依,而支持工具可以帮助实现操作的标准化,二者相辅相成。在流程方面,本书主要设计了目标任务的确认、工作任务分析、培训任务的确定、学习任务分析四个阶段,在进行任务分析之前,我们首先确认目标任务,即采取绩效改进的思想,找出目标人群存在操作困难的任务;其次是工作任务分析,除了获得基本的任务的输入、输出和子任务/步骤等信息外,还需要识别出最需要认知技能的子任务/步骤,二者相结合得到任务模型,建立任务间的联系;再次,我们主张将培训用在更必要的地方,即通过任务分析得出一些决策依据,如哪些任务必须进行培训,而哪些可以采取非教学性质的绩效支持;最后,通过学习任务分析完成知识的提取,本书提出,要先分析出完整的专家的任务操作流程,新手仅仅靠模仿也能够完成,随后再分析完成任务需要的技能或经验,并进一步获得为技能和经验提供深度理解的知识或者原理。此外,本书提出了众多支持工具以帮助教学设计实践者完成任务分析流程,具体包括:岗位说明书检核表、面向培训的岗位说明书、目标任务确认问卷、专家访谈提纲样本、认知任务的识别工具、工作任务分析的输出成果、工作任务分析的检核表、任务评估问卷、培训任务选择参考表、培训任务确定阶段的输出成果、任务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评判标准、经验技能和知识的识别工具、专家员工与普通员工的对比分析以及认知需求样表等。

第七,本书提出了通过任务分析保证企业培训内容开发质量的三个维度,即方法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果可用性。方法信度是指方法使用和数据收集上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内容效度是通过各种方法获得的内容与目标的关联程度;结果可用性是指任务分析成果的实践性和成果使用的规范性。面向企业培训内容开发的任务分析要从方法信度、内容效度和结果可用性三个维度上着手,保证任务分析结果是可靠的、有效的和可用的,进而保证企业培训内容开发的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