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增加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实意义

增加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2.2.4有利于让更多的人成为中等收入者鼓励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让更多的人成为中等收入者。

增加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实意义

1.2.2.1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在追求和谐的过程中,贫富分化是一只“拦路虎”。如果贫富分化严重到一定程度,贫穷的群体改变生活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弱。如果他们只是通过简单的劳动获得收入,而不能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其他方式,那么他们可能会一直处于不利的地位。而且,如果通过劳动所得的收入不能转化为资本并升值,那么他们与投资人相比,拥有的财富的差距会越拉越大。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要使国民在物质生活上逐步接近理想的状态,从而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国家不仅要促进社会总财富的增加,还要看重居民投资事务创造条件让居民参与到经济发展当中,让其成为各项经济活动的主体之一,使他们除了劳动报酬以外,还有机会分享到经济发展总成果,遏制贫富分化。

1.2.2.2 解决居民财产收入核算问题

解决好居民财产收入核算问题才能较好地掌握居民财产及财产性收入的分布情况,从而为完善居民财产分配提供数据支撑,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镇居民将会拥有更多的个人财产及其衍生的财产性收入。但是,目前我国居民财产收入核算缺乏精确测算与论证,现行财产制度本质上仍不规范,尤其是系统规范的财产收入核算体系建设滞后,难以适应收入分配改革的需要,难以发挥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制度可持续性较差,也没有长远全面的管理规划,造成了我国财产收入核算制度的缺位,尤其是针对贵州省的居民财产收入核算体系建设的研究更为缺乏。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积淀,贵州省城镇居民拥有财产和财产性收入都形成了一定规模,并且也在快速发展中,所以本课题针对实际提出了建立贵州财产收入核算指标体系。同时,这也有利于加强人们对如何快速增加西部欠发达省份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认识,以及为后续加强和完善对贵州省财产收入制度研究提供理论铺垫和经验借鉴。

1.2.2.3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www.xing528.com)

近年,随着居民个人财产增加和财产性收入增速陡增,财产性收入差距过大可能加剧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一些通过“非法财产”“灰色财产”以及依靠行业垄断地位积聚的不合理财产等实现的“不当财产性收入”引发争议。笔者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财产收入核算监督体系。只有解决好财产收入核算问题,才能明晰财产收入来源的合法性,同时也能增强财政对财产收入的转移力度,有利于切实发挥财产收入分配作为社会稳定调节器的功能,有利于克服财产收入分配危机,保证居民收入分配的可持续性。党的十七大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涵盖了多方面的重要内容。有专家指出,这首先需要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包括制定相应的政策,保证收入可以转化为财产,同时规定通过财产获得的正当收入应该得到保护。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市场条件,包括市场的公平交易机制、抗风险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等;还应完善相关市场的监管,对投资者进行相应的风险教育。基于此,国家势必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保护体系,让广大居民能够安全、放心、明白地拥有财产和获得财产性收入。

1.2.2.4 有利于让更多的人成为中等收入者

鼓励居民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让更多的人成为中等收入者。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是中国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思路与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一脉相承。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来说,让更多的人拥有财产性收入也有明显意义。当人们普遍拥有一定的财产性收入时,意味着整个经济的消费结构处于比较合理的状态。中国经济体量大,拉动经济增长关键是内需,而中等收入阶层是拉动消费的重要力量。假如贫富差距过大,国家人均GDP的增长主要反映在高收入者收入的增加上,则难以拉动消费,继而难以拉动经济。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也是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健康与均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