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进行基本判断转化?

如何进行基本判断转化?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嘴山市产业转型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和相应的震荡。一时间,全市下岗失业人员累计近9万人,城市列入低保的人口近5万人,占全市城市人口的11.6%。2016年以来的去产能、环评风暴,特别是贺兰山环境治理等不间断的系列性整治行为,使石嘴山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经历了又一次“阵痛”。这是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标志。这是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这是转型发展获得初步成功的集中体现。

如何进行基本判断转化?

1955年贺兰山北端煤田的开发和1958年石炭井矿区的建设,标志着石嘴山作为一座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的崛起。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时期,随着煤炭产能规模扩大,在原煤外输之外,国家和自治区又围绕煤炭开采和煤炭就地开发利用,强化了石嘴山市机械电力冶金化工等煤基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石嘴山依托煤炭、电力、矿产、土地等传统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发展了一批资源型工业。到20世纪末,石嘴山迎来了“高光时刻”,工业发展达到自治区成立以来的顶峰,不仅在全区独占鳌头,而且一些产业产品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占重要地位。但是,随后在资源和政策的双重约束下,步入了迄今为止仍未结束的产业转型期。

石嘴山市产业转型经历了两次大的调整和相应的震荡。

第一次是新世纪之初。经过四五十年的开采,石嘴山累计为国家经济建设输出原煤近5亿吨,已建成的矿区煤炭资源日益枯竭,而后备煤炭资源也显窘境。因此,自2000年以后,国家先后批准原石炭井矿务局一矿、三矿、四矿和石嘴山矿务局一矿、三矿破产闭井,全市煤炭产能由高峰时的近1000多万吨下降至2002年的不足600万吨。煤矿关闭又引发与煤炭开采相关企业的系列性停产半停产和倒闭破产风潮。一时间,全市下岗失业人员累计近9万人,城市列入低保的人口近5万人,占全市城市人口的11.6%。其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沉重压力,第一次把转型发展这一“世纪难题”摆在了石嘴山市面前。

第二次是2010年代后半期。2016年以来的去产能、环评风暴,特别是贺兰山环境治理等不间断的系列性整治行为,使石嘴山市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经历了又一次“阵痛”。仅在贺兰山环境治理中,石嘴山市共关闭退出煤矿39家、非煤矿山61家、涉煤企业582家,退出煤炭产能数百万吨,退出其他行业落后产能597万吨,处置僵尸企业291家、整治“散乱污”企业668家,拆除建筑物、构筑物55万多平方米。(www.xing528.com)

经过两次“阵痛”,石嘴山市转型发展效果如何,前途何在?这是一个需要首先面对的重要问题。

笔者认为,自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自2008年国家把石嘴山市列为全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型转型城市以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自身的创新努力下,石嘴山市经济转型有了重大进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尤其是锁定了今后进一步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框架性方向。作出这一判断的基本依据是:第一,彻底摆脱了对煤炭采掘业发展路径的依赖。煤炭采掘业曾经是石嘴山工业的“立命之本”。目前,除保留200多万吨太西煤产能外,其余全部退出,非煤产业增加值已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90%左右。这是转型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标志。第二,增速快,形成了新的工业格局。2010—2020年,石嘴山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比全区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在此期间,逐步形成了以新材料、装备制造、多元合金、电石化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这是转型发展的坚实基础。第三,民生改善。城镇登记失业率从最高时的4%下降到近几年的3.6%左右。2010—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5%。这是转型发展获得初步成功的集中体现。

今后,石嘴山市应继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推动转型发展再上新台阶,以看得见的成效和利益,展示转型发展的光明前景,坚定转型发展的必胜信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