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始终冲锋在第一线,不离不弃

始终冲锋在第一线,不离不弃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安康水毁抢险降伏洪魔的百日鏖战中,我们的道班,成为抢修水毁干线公路最前沿阵地,而我们道工始终战斗在最艰难、最危险的第一线。紫阳毛坝道班被水淹没,虽然个人财物被一扫而光,许多道工家中也受灾严重,但他们舍小家顾大局,没有一个人撤离救灾第一线。蔺河道班班长刘光军,冒险排石抢救一辆装满救灾物资的大卡车。

始终冲锋在第一线,不离不弃

在安康水毁抢险降伏洪魔的百日鏖战中,我们的道班,成为抢修水毁干线公路最前沿阵地,而我们道工始终战斗在最艰难、最危险的第一线。橘红色的公路服成了抢险队伍中最耀眼、最引人注目的标志。

紫阳毛坝道班被水淹没,虽然个人财物被一扫而光,许多道工家中也受灾严重,但他们舍小家顾大局,没有一个人撤离救灾第一线。在新滩道班,全体道工日夜备战20多个小时,搭建临时便桥,为抢险先锋队开道。

岚皋公路段提出的口号是:“轻塌不过夜,大塌不过周。”段长刘成颖病了,为了便于指挥就在工地上挂吊针。谁知,刚挂上吊瓶,就传来新塌方的消息。刘成颖拔下针头就朝现场奔去。有一天半夜回家,肚子饿得咕咕叫,泡了包方便面,可太累了,吃着吃着就睡着了……蔺河道班班长刘光军,冒险排石抢救一辆装满救灾物资的大卡车。打眼放炮,装药点火,凡是危险的任务,刘光军都主动承担。火石岩道班班长徐芳群,指挥果断,几处塌方,他都身先士卒,快速清除。当司机顺利通过他们抢修出的通道时,看到路两旁一个个浑身被大雨浇透,衣服沾满泥浆的养路工,感动得自己掏钱要给他们发奖金,全车乘客一个个向他们招手致意。青年道工张连井清塌方时被石头砸伤,仍坚持抢险,嘴里还高喊着“轻伤不下火线”,其情其景,感人至深。

在抢修安旬路的咽喉要道老虎沟桥的战斗中,施工人员腰系粗绳,在一边是山间流下巨大瀑布,一边是几十米深的滚滚汉江,宽仅8米,高12米的垂直作业面码沙袋,那种艰险可以想象,不少职工都在作业时负了伤。

旬阳段段长侯东峰,见装载机在山石不断滑落之际有些犹豫,便毅然登上驾驶室和司机并肩作战,鼓舞了所有在场抢险职工的勇气。平利段段长马启明,身患糖尿病,在松鸦塌方现场,一干就是40天,体重减了20斤。

在镇坪段何家湾道班,班长夏青山抢修塌方一连三个月没回家,家里的庄稼雇人收。道工唐满承的妻子患病卧床不起,他雇人给妻子做饭。道工王德力动员妻子上路帮助清塌方,丢下孩子一人在家。(www.xing528.com)

白河段毛家嘴道班班长余盛旺,在施工中一只脚受伤,无奈住进医院,可又操心班上缺人,偷偷跑回工地,靠一只未受伤的腿支撑着炒料拌料。前坡道班班长唐登南,几个月没回家,病了还坚持在一线。

“疾风知劲草,危难见英雄。”在这样一支连死都不怕,连家都不顾,一心为抗灾救灾抢修生命线的钢铁队伍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正是在抗洪抢险中,安康公路人以生命和鲜血,写下了极为悲壮的一页。7月8日,岚镇路山体垮塌,参加抢修公路的年轻道工朱勇,不幸以身殉职。

这位毕业于省交通学校,年仅22岁,参加工作才一个月零一天的公路子弟,把他年轻的生命和美好的青春,永远融进了秦巴大山。青山埋忠骨,汉水颂英魂。而旬阳关口道班38岁的道工马德进,在清理水毁塌方时不幸被撞入汉江而牺牲,身后留下了一双尚未成年的双胞胎女儿和没有工作的妻子,也留下了他为之奉献为之付出的公路事业。他们的名字,秦岭巴山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人民更不会忘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