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养路与养心:探讨与反思

养路与养心:探讨与反思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养路与养心的内在关联,其中大有文章。他们养的是公路人自己的品格,养的是心灵之美。我以为这些都是“养路即养心”的最佳诠释。想到这些,我瞬间豁然开朗,明白了“三心”公路品牌中申明的“用心的公路产品,精心的公路养护,尽心的公路服务”关键集中在一个“心”字上。养路即养心,当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扬,坚持和锤炼。

养路与养心:探讨与反思

这次采风临出发时,省公路局的领导们为我们送行。局长王平的一句话,让我突然有一种灵感乍现的感觉。这句话就是:“公路人养路,也养心。”

养路与养心的内在关联,其中大有文章。于是我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路在采风中思索寻觅着最佳答案,并联系我这十多年来对公路人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梳理其中包含的内蕴和真谛,于奋战在一线的平凡的公路人身上去求证。

商洛公路管理局,看到了他们出版的《大路飞歌》一书中的:“以路之魂魄,养心之灵性,”这让我怦然心动。《陕西公路文化手册》中的职业观为“用心奉献,尽心服务,人在路上,路在心中”,这也就是说,心和路浑然一体,养好了心,才能养好路。这所养之心,就是爱路之心,是一门心思地爱路,无怨无悔。商洛的王永宏在其《守望者》一诗中写道:“让自己站成一棵树,守护着路,愿自己俯身为一颗铺路石,与路厮守终身。”他们养的是公路人自己的品格,养的是心灵之美。

渭南,他们出版的《大路音符》一书中则编辑有一组公路人的感言,选出其中几段,可以窥查到公路人的养心,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路。

今生,我选择了公路这个行业,不仅是为了生存之路,更重要的是求得了一条修身之路,一条永远愉悦的“心路”。

用智慧和心血铺就自己手中的路,心中的路。

我用青春铺路,用心养路。

在我心中,公路是生命的象征,它的延伸,是我生命的延续,他的发展,是我的心愿

我心中燃烧的一片痴情,只为长路永远如画。

从以上发自肺腑的感言,我领悟到了,公路人的养心,不是养得远离尘世,归隐式的清静无为;不是养得无所事事,只求一己的安逸。他们养的是天地间的浩然之气,是大道无言的奉献精神,是铁肩担道义的高尚品格。

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物欲横流,保持着通明澄净,绝不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斤斤计较。他们心态平和,胸襟开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以心的忠诚,满怀着对路的一腔热爱,他们心中最为神圣的路已经和自己的生命结为一体。他们养路,就是把自己的真情与爱心通过路洒向人间千家万户,洒向亿万个奔波于路上的行路人。因为公路这个行业是个“洒向人间都是爱”,造福于民,让人深感温暖的积德扬善的高尚行业。

于是我想到了坚守在秦岭平河梁上被誉为当代养路工楷模的徐良成,想到了商洛公路管理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养出闻名全国的“全优的补丁路”的李双宝,在“补丁路上绣花”的柞水沙坪道班十佳养路工蔡乾安,他们养路,养出了艺术,也养出了爱心。

还有周总理表扬过的合阳路井道班,2009年评选出的“感动交通十大人物”以及“十佳道班”“十佳养路工”。走进他们之中,我才发现,走进了一个由博大崇高构筑的心灵世界。为了公路,他们献了青春献终身,他们养出了合格的精品的示范路,同时也把自己修“养”成了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因为路的品质,折射出的正是人的品质,路品的坚实美观,和人格的升华高尚是相互映衬的。有人说:“人品孕育路品,路品蕴含人品。”我以为这些都是“养路即养心”的最佳诠释。

想到这些,我瞬间豁然开朗,明白了“三心”公路品牌中申明的“用心的公路产品,精心的公路养护,尽心的公路服务”关键集中在一个“心”字上。养路即养心,不用心,难保公路产品之合格;不精心,难以养护出样板的示范路;不尽心,就难以为社会做好“三个服务”。所以一切皆在养心,这是公路人在文化精神层面拓展出的新理念。

养路即养心,当然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扬,坚持和锤炼。

想着艰苦奋战在国省干线公路一线的那些养路工们,他们收入微薄,工作艰辛,但精神世界之丰富、思想境界之高尚、心灵之美好,都让我感佩万分,让我有了一种高山仰止的感动。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忠诚的心、一颗火热的心、一颗平凡而伟大的心。有了这样一批可亲可敬的公路人,一定会谱写出一曲大道无言、大爱无疆、感天动地、最为亮丽的史诗般的壮歌。

(朱文杰,国家一级作家,西安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