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掌握销售时机,获得成交信号

掌握销售时机,获得成交信号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很多时候,客户已经做好了购买的决定,可是销售员却没能及时发现他们发出的这些成交信号,结果大好的成交机会就这样轻易错过了。警觉性强并且善于感知他人态度变化的销售员,就能及时根据这些变化与信号,来判断“火候”与“时机”。这些成交信号,有些是有意表示的,有些则是无意流露的,后者更需要销售员细心观察。只要信号一出现,就要迅速转入促成交易阶段。此时,你只要小心留意这些迹象,就能找到成交的制胜时机。

掌握销售时机,获得成交信号

很多销售谈判之所以最终失败,并不是因为销售员没能有效地说服客户进行购买。很多时候,客户已经做好了购买的决定,可是销售员却没能及时发现他们发出的这些成交信号,结果大好的成交机会就这样轻易错过了。所以,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好好把握这些机会。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心理上的适当瞬间”,在销售工作中也有其特定的含义,是指客户与销售员在思想上完全达到一致的时机,即在某些瞬间买卖双方的思想是协调一致的,此时是成交的最好时机。如果销售员不能在这一特定瞬间成交,成交的希望就会很渺茫。

在销售中,“心理上的适当瞬间”的到来,必定会伴随着许多有特征的变化与信号。警觉性强并且善于感知他人态度变化的销售员,就能及时根据这些变化与信号,来判断“火候”与“时机”。一般情况下,客户的购买兴趣是逐渐高涨的,且在购买时机成熟时,客户的心理活动越加趋向明朗化,并通过各种方式表露出来,也就是向销售者发出各种成交的信号。这些成交信号,有些是有意表示的,有些则是无意流露的,后者更需要销售员细心观察。

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客户的各种外在表现,以便销售员能准确抓住成交的信号,达成交易

1.动作积极与否是明显的标志

我们把宣传资料交给客户时,如果客户只是随便地翻看了下,就把资料搁在一边,说明他对于我们的产品缺乏认同,或是根本没有兴趣。反之,如果见到客户的动作很积极,像如获至宝似地频频发问与探询,那我们离成交就不远了。

2.眼神最能透露心里的秘密

最能直接透露购买信息的就是客户的眼神,如果产品非常具有吸引力,客户的眼中就会显现出充满渴望的光彩。比如,当销售员说到使用这一产品可以获得可观的利益,或是可以节约生产成本时,客户的眼睛若随之一亮,就说明客户对此产生了兴趣,有很大的购买意愿。

3.客户的姿态也能显出成交的意愿

当客户坐得离我们很远,或者跷二郎腿和我们说话,或者双手抱胸时,说明他的抗拒心态很强烈。要么就是斜靠在沙发上,用慵懒的姿态和我们交谈,或者根本不请我们坐下来谈,只愿意站在门边说话,这些都是无效的销售反应。

相反,如果客户对我们说的话频频点头应和,表情十分专注且认真,身体向前倾,则表示客户的认同度高,两人洽谈得越来越好,客户购买的可能性就越大。

4.客户为了细节而不断询问销售员是成交的前一步(www.xing528.com)

客户为了细节而不断向销售员询问,也是一种购买信号。如果销售员能把客户心中的疑虑解释清楚,令其满意,那么销售就能很快成交。

比如,销售员对产品进行现场示范时,一位客户发问:“这种产品的售价是多少?”对于客户的这个问题,销售员可有三种不同的回答方法:

第一,直接告诉对方具体的价格。

第二,反问客户:“您真的想要买吗?”

第三,不正面回答价格问题,而是问客户要买多少。

这三种答复方式中,哪种最好呢?很明显,第三种更好些。客户主动询问价格,至少表明客户已经对产品产生了兴趣,很可能是客户已经打算购买了,只是先权衡下自己的支付能力是否能够承受。如果客户对销售员介绍的产品根本不感兴趣,一般是不会主动前来询问价格的。

这时,销售员应该及时把握住机会,理解客户发出的购买信号,马上询问客户需要多少数量,会使“买与不买”的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被一笔带过,直接进入具体的磋商阶段。销售员利用这种巧妙的询问方式,使客户无论怎样回答都表明他已决定购买,接下来就可以根据客户需要的数量,协商定价,达成交易。

如果销售员采取第一种方式回答,客户的反应很可能是“再考虑考虑”;如果采取第二种方式回答,则表明销售员根本没有意识到购买信号的出现,客户的反应很可能是:“不!我随便问问。”可见,这两种答复都没有抓住时机,导致交易无法达成。

总之,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员应该具备敏锐的业务眼光,时刻注意观察客户,学会捕捉客户发出的各类成交信号。只要信号一出现,就要迅速转入促成交易阶段。不过,销售员需要注意的是,在成交阶段,应该根据不同客户、不同时间、不同情况和不同环境,采取灵活的敦促方式,对不同的购买信号施以相应的引导技巧,那样才能保证圆满成交。

【销·售·金·言】

当客户已经决定要买你销售的产品时,往往会产生某种迹象。此时,你只要小心留意这些迹象,就能找到成交的制胜时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