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员工与企业关系的干预策略

员工与企业关系的干预策略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对企业与其员工关系的介入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挑战。1947年《产业争议法》的第5B章是在1976年的紧急事件发生期间添加的。这绝对会给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企业制造一些困难,因为根据中国的法律,相关问题是不需有关政府的预先许可的。该规定不仅增加了中国企业在工厂和基地之间调配工人的难度,就连在同一工厂内调整工人的工作内容也变得并非易事。

员工与企业关系的干预策略

政府对企业与其员工关系的介入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挑战。在终止雇佣合同时,投资者们必须遵守例如《产业争议法》(Industrial Disputes Act),《商店和商业机构法》(Shops and Establishments Act)以及国家具体的就业法令等相关法律

1947年《产业争议法》的第5B章是在1976年的紧急事件发生期间添加的。根据第5B章,拥有不少于300名工人的产业机构在涉及下岗,裁员和关闭的问题上必须获得相关政府的事先批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第5B章的限制进一步提升,将适用对象改为拥有100名以上工人的产业机构。这绝对会给进入印度市场的中国企业制造一些困难,因为根据中国的法律,相关问题是不需有关政府的预先许可的。

这类许可几乎未被授予。[208]此外,每个州的许可标准也迥然不同,因为中央政府和州政府都有权根据工会和劳动纠纷的相关立法采取措施。[209](www.xing528.com)

1946年的《工业雇佣法》要求依据州法律或集体协议明确工作内容,雇员地位及员工的工作区域,且确定之后没有全体工人的同意不得变更。该规定不仅增加了中国企业在工厂和基地之间调配工人的难度,就连在同一工厂内调整工人的工作内容也变得并非易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