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员工素质关系企业文化与GMP实施的成果

提高员工素质关系企业文化与GMP实施的成果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员的培训工作是一个制药企业GMP工作能否开展、深入和持续的关键。人员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实施GMP质量管理的主体,人员素质对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着重要影响。

提高员工素质关系企业文化与GMP实施的成果

三、提高员工素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GMP的要求

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培训是GMP实施中的重要因素,培训的效果对于GMP实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培训工作的内容及效果应阐明,以备认证检查。在制药企业,优良的硬件设施设备要由人来操作,好的软件系统要由人来制定和执行,产品质量的好坏是全体员工的工作质量好坏的反映,这些都要靠培训来实现。人员的培训工作是一个制药企业GMP工作能否开展、深入和持续的关键。人员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实施GMP质量管理的主体,人员素质对于质量管理体系(QMS)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所有的质量管理标准,不论是GMP,还是ISO 9000族标准都始终将人员的培训视为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药品生产企业的培训要求企业通过教育与实习等方法,促使员工在知识、工作技能、品德等方面不断提高,以获得足够能力履行其职责,为实施GMP奠定坚实的基础。

GMP作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那么,培训应着重在GMP意识及质量意识上,当然,也要全面提高员工素质;而有意塑造企业文化的制药企业的培训,则着重在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上,两者是互为补充的。为此,制药企业应强化对提高员工素质必要的认识。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员工队伍的素质,越来越明显地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能否成功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与变革的决定因素,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作为高科技的制药企业要提高竞争能力,其关键在于提高基层员工的能力,也就是要造就名牌员工。微软公司成为世界软件业的先锋,得益于拥有高智慧和头脑灵活的名牌员工。名牌员工是需要具备事业心、忠诚心和责任感的,是具有高超的技术、熟练的操作技能的,是守纪律和讲协作的,并且是具有创造性的。只有具备这些素质的能力,才能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才能真正成为企业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主体。因此,实施GMP与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围绕提高员工的素质来进行。(www.xing528.com)

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员工队伍,就要抓好员工的培训。员工培训是企业通过教学或实验等方法促进员工在道德、品行、知识、技术等方面有所改进或提高,保证员工能够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其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与任务。培训就犹如“充电”。有学者认为,一个人一生中获得的知识,仅有一成来自学校,而有九成来自参加工作之后的社会。现在正处在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及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除了进行相应的岗位培训之外,不断地对员工进行知识更新,进行智力投资,是保持企业永远具有活力的关键。

药品GMP规定的员工培训,具有强制性,而且是GMP认证检查中不可缺少的项目;而企业文化在理论指导上鼓励员工培训,则是理性的,这就是成功的制药企业的一个要诀。有人将企业培训部门称为“最佳投资部门”,就是说,通过培训可以用最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利润。当然,做好员工培训,首先要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制定科学可行的员工培训规划,包括企业自我培养、委托社会培养、脱产培养和岗位培养的计划等。在员工培训方面,国内外的许多制药企业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当然,培训应结合企业实际,循序渐进,做到既重视业务教育,也重视德育教育(这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既重视学习理论,也注重实践运用;既学操作技术,也学习基础知识;既有数量指标,也有质量指标。GMP实施与企业文化建设,是全员全方位的;高质量的产品是由高素质的员工造出来的,1%的质量问题对用户来说就是100%。

培养一支具有较好精神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和现代管理观念的一流员工队伍,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基本条件;海尔的经验给人们一个启示,拥有一批发明技术的人和大批掌握现代技术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成功运作的一大法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