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有关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聚焦于其内涵、构成、特征、治理等方面,但是不管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哪个问题,首先需要确定创业生态系统边界。然而,关于创业生态系统边界的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学者各自的研究对象,具体而言,可以划分为3种:第1种是微观层面的创业生态系统,其边界可能对应孵化器、创业园区等;第2种是中观层面的创业生态系统,其边界可能对应城市、省等;第3种是宏观层面的创业生态系统,其边界可能对应国家。

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学术界和实践界尽管已对创业生态系统给予广泛关注,也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逐渐达成共识,但对于创业生态系统如何产生、演变、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以及构成元素如何连接等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

第一,创业生态系统作为网络组织的高级形态,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蔡莉等,2016),主体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如何嵌入系统网络之中?创业生态系统的网络特性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创业企业成长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Pitelis,2012)。然而,现有关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生态学隐喻层面,忽视了创业生态系统产生的根源,忽略了多主体互动形成的复杂关系网络的本质,无法深入探索多主体如何互动,导致创业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仍具有“非学术性”的特征。本书回归到创业生态系统逻辑起点,遵循创业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多样性、互动关系多元化、边界多层性的典型特点(项国鹏和曾传圣,2020),紧密结合社会网络理论,研究创业生态系统中构成要素多样性、要素交互作用多样性、要素嵌入环境多样性及其所形成的复杂网络关系,据此深入探索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机制,并从系统性角度分析其内在驱动机制,为创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构建提供一定的支撑,为创业生态系统的良好运行提供一定的政策建议。

第二,创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如何从整体性视角入手揭示其构成要素的连接方式?现有关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虽然对其构成要素的认识逐渐统一,即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创业企业、大企业、中介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投资机构、政府以及创业所处的环境构成,但是关于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方法是由不同的学者临时构建的(Stam,2015),缺乏一个系统性的分析框架(Alvedalen,Boschma,2015)。创业生态系统多主体带来多元化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知识资源、技术资源等,这些资源在传统的创业研究中已经被深入研究,而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的引入使这些构成要素的复杂关系呈现在系统内,因此探索其复杂关系背后的机理非常重要。本书的研究目的是建立一个系统性的研究框架,从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次探寻创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创业生态系统要素的复杂交互机理,为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更加明确的理论指导。(www.xing528.com)

第三,关于创业生态系统边界的认识尚未取得统一,如何构建一个整体框架来统一解释创业生态系统边界?创业生态系统具有区域性,通常出现在具有特殊资源的地方,需要肥沃的创业土壤、对创业的高度认同、雄厚的知识基础和大量的相关人才(Mason,Brown,2014),创业过程受到复杂的经济、社会和制度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影响(Acs et al.,2014)。因此,可以根据当地资源、地理位置、文化习俗等构建适合本地的创业生态系统(Isenberg,2010)。现有关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聚焦于其内涵、构成、特征、治理等方面,但是不管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哪个问题,首先需要确定创业生态系统边界(Bruns et al.,2017)。然而,关于创业生态系统边界的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学者各自的研究对象,具体而言,可以划分为3种:第1种是微观层面的创业生态系统,其边界可能对应孵化器、创业园区等;第2种是中观层面的创业生态系统,其边界可能对应城市、省等;第3种是宏观层面的创业生态系统,其边界可能对应国家。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创业生态系统的内涵、特性、功能以及运行机制等问题,本书将3个层次的创业生态系统纳入一个整体框架中,有层次、有逻辑地从微观至宏观,运用质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基于数据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和创业企业成长之间及其由此衍生出来的对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复杂关系,并为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下各种创业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对策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