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众创空间对创业生态的影响

探究众创空间对创业生态的影响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对众创空间、创业导向和创业机会开发等相关领域的以往研究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从文献梳理的结果来看,众创空间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但是以下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然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推动下,涌现出众创空间、特色小镇等一批新型创业孵化平台,这些平台基于各自特色的发挥,极大地改善了大众创业环境,对创业行为及绩效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探究众创空间对创业生态的影响

本节对众创空间、创业导向和创业机会开发等相关领域的以往研究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从文献梳理的结果来看,众创空间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但是以下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

第一,众创空间情境下新创企业的创业行为和创业绩效的定量研究较为少见。现有众创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的内涵、构建及运作等层面(陈夙等,2015;汪群,2016;贾天明和雷良海,2017;陈武和李燕萍,2018;解学芳和刘芹良,2018)。少有的几篇文献也不够深入,要么仅以众创空间内的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并未突出众创空间的独特性(田剑等,2018);要么考虑了众创空间的载体功能,可只把众创空间支持作为影响创客创新创业的因素来讨论(王兴元和朱强,2018;李子彪等,2018),过于笼统,使读者仍不清楚众创空间与孵化器、创业园等其他创业平台的真正区别;还有的考察众创空间创新支持对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刘志迎等,2017;张志强和吕爽,2019),但创新行为到创业绩效这一过程未体现,从而不能科学地评判众创空间的实际价值。

第二,创业导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作用存在争议,两者关系转化的中间路径及边界条件需进一步拓展。已有研究对创业导向与创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较多讨论,但是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不少学者已关注到创业导向会通过学习导向、新企业能力、双元创新等中间过程再作用到创业绩效(Wang,2010;胡望斌和张玉利,2011;Kollman et al.,2014),而创业机会作为创业理论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创业导向是影响创业机会开发行为的重要前因,可这一关系缺乏深入探究。在当前众创空间等创业平台不断涌现的背景下,创业情境较之前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而这些不同给新创企业的整个创业过程及创业成效带去怎样的影响,现有相关研究对之解释的很少。(www.xing528.com)

第三,创业机会开发研究的情境性不明显。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有关创业机会识别和开发的研究成果颇多,可还是缺乏聚焦某种创业情境,更多仅从创业者或新创企业角度出发考察影响创业机会开发的因素,如创业者的网络能力(任胜钢和舒睿,2014)、社会资本(张梦琪,2015)、人力资本(张宝文,2018),或是初创企业的创业资源(朱晓红等,2014;刘冰欣和赵丙奇,2016)。然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推动下,涌现出众创空间、特色小镇等一批新型创业孵化平台,这些平台基于各自特色的发挥,极大地改善了大众创业环境,对创业行为及绩效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未来创业机会开发的研究应与时俱进,选取诸如众创空间等特定创业情境,再进一步探讨新创企业的创业机会开发行为及创业绩效。

第四,创业机会开发的前因及后果。在识别创业机会后,并非每个人都会进行机会开发,机会类型、创业者特质、可获取资源等都会影响机会开发的决策。通常来看,创业机会的可行性和预期营利水平越高,那么创业者从事创业机会开发活动的意愿及自信心也就越强。陈海涛和于晓宇(2011)聚焦高科技企业的机会开发过程,搭建了“战略导向—机会开发—企业绩效”的理论模型。其研究证实,市场导向积极影响均衡型机会开发,负向作用创新型机会开发;创业导向积极影响创新型机会开发,对均衡型机会开发影响微小;两种机会开发模式都与新创企业绩效有正向关系。刘佳和李新春(2013)考察了创新型机会开发和模仿型机会开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竞争性和创业者自身行业经验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创新型机会开发和模仿型机会开发并非简单的孰优孰劣,而是创业者在各种约束条件下理性选择的战略结果。张梦琪(2015)以创业者社会资本为前因变量,以新创企业成长为结果变量,分析创业机会开发的中介效应,并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考察其对前面三者关系的影响。刘冰欣和赵丙奇(2016)基于创业机会的视角,分析了资源—成长绩效的作用机制。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机会开发在创业资源与新创企业成长间发挥中介的作用。胡海青等(2017)整合了权力理论和创业机会理论,分析了包括契约控制和社会控制的孵化器控制力对在孵企业创新型机会开发和均衡型机会开发的影响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