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说再见末位淘汰

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说再见末位淘汰

时间:2023-06-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这家公司在施行“末位淘汰制”一年后,企业业绩比上一年增长了一倍多。办法就是将“末位淘汰制”与人本管理思想相结合。总而言之,企业领导者有必要建立“末位淘汰制”,以此激励员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说再见末位淘汰

先看下面这幅竞争意味浓厚的画面:

清晨,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在非洲广袤的大草原上,动物们的“生存竞技”就开始了。

豹子的爸爸开始教育小豹子:“孩子,你一定要跑得快一点儿,再快一点,如果跑不过最慢的羚羊,那么等待你的将会是死神的到来。”

羚羊爸爸在另外一个地方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一定要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跑得比豹子还要慢,等待你的将会是豹子无情的血盆大口。”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残酷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无处不在。跑得慢了,就会被无情淘汰。搞管理学的人,把这种无情的竞争机制引到管理中,就成了“末位淘汰制”。简言之,“末位淘汰制”是一种绩效考核制度,是指管理者根据团队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结合各个工作职位的情况,设定一定的考核体系,并以此考核体系为标准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再根据结果对成绩靠后的员工进行淘汰的绩效管理制度。

现实中经常有这样的事,比如让某人做某事时,你和对方说,“只有一次机会”,对方往往会变得特别勇敢起来,会在没有丝毫抵抗的情况下采取行动。因为“只有一次机会”使对方变得非常畏惧,从而让人高度警觉。“末位淘汰制”就是利用了这种畏惧心理,使人变得勇猛而警觉。这种“末位淘汰制”虽然残酷无情,但符合市场竞争机制,有积极的一面,从客观上能够激发员工的热情,以及解决人员冗杂问题。

美国一家企业的销售部实行“末位淘汰制”。该公司每季度对全体销售人员进行一次考核,然后依据考核的结果调整职位。几名销售业绩最差的被降为普通业务员,而业绩最好的销售业务员就自动升职。

这个“末位淘汰制”让销售副总监们如履薄冰,他们生怕自己一不注意,就会被残酷淘汰,即使是每个赛季排在前三名的副总监也会有被淘汰的危险。结果,这家公司在施行“末位淘汰制”一年后,企业业绩比上一年增长了一倍多。(www.xing528.com)

“末位淘汰制”其实就是竞争。有竞争才会有高低好坏的区分,才能产生活力,才能激发企业员工的热情。但要搞清楚的是,商场竞争并不是战争,竞争中彼此要互相扶持、共同进步,而不能互相打击,玩手段搞恶性竞争

经验丰富的渔民在捉螃蟹的时候一般使用小口的竹篓子装螃蟹。捉到第一只螃蟹放进竹篓时,渔民会把竹篓的盖子盖严,等捉到第二只螃蟹的时候,就不需要盖盖子了。这里有什么奥妙呢?原来当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螃蟹被装进竹篓时,螃蟹们都抢着往出口爬。但竹篓口只能容一只螃蟹通过,螃蟹都想爬出去,互不相让,彼此阻挠,最终一只螃蟹也爬不出去。这就是所谓的恶性竞争,这样竞争的结果常常是两败倶伤,谁也不会成功。

因此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引导下属进行合理有序的竞争,并想方设法杜绝恶性竞争。良性“末位淘汰制”的建立,需要领导者实事求是地依据本单位的客观情况,明确目标和职责。如果目标和职责不明确,考核标准就无法确定。此外,还要明确考评的目的和范围,以及规定考评的主体,并设立考评项目和周期,以及考评办法及奖惩措施。

对于企业员工而言,“末位淘汰制”缺乏人情味,过于残酷,因此,会对其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善于利用“末位淘汰制”的积极因素,而要注意避免或削弱其消极因素。

怎么样才可以避免“末位淘汰制”的消极因素呢?办法就是将“末位淘汰制”与人本管理思想相结合。人本管理思想突出人性管理,提倡相互帮助、提携,尊重人性,注重长期效应。

可以尝试适当延长“末位淘汰制”的淘汰周期,前提是不改变该制度考核周期,如此,可以给考核者一个机会,这样会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能够让员工对自己在工作中的态势有个认识,促其找差距,补不足。特别重要的是,如此可以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增强其信心,同时,还可以缓释员工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团队成员更加重视工作业绩,在团队里形成一种有序的互相赶超的良好竞争局面。

总而言之,企业领导者有必要建立“末位淘汰制”,以此激励员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