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种初始、过去和现在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包围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前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主要惠及资本主义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便捷的交通、领先的科学技术是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支柱。从规则制定来看,国际经济秩序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统制的。从实力对比来看,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无论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生产、贸易、金融方面的实力都远远超过其他后进国家。

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地位

历史起源上看,经济全球化开始于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客观事实和国家政权的主观推动之下展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准备了客观的条件。成长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因素面临着封建经济因素的挤压,资产阶级要战胜强大的封建垄断和封建联盟,就必须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大工业代表的先进生产力是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和其他一切落后阶级最强大的武器。在与封建地主阶级斗争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以其代表的生产力的发展、交往的扩大、交通的改进、世界市场的建立等创造了一个资产阶级的新世界,显然,这也是一个不平等的世界,在这个强弱不等的结构中,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左右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从发展进程来看,经济全球化开启的过程就是发达与不发达的不平等帷幕拉开的过程,“不发达国家……是历史力量的产物,特别是由于欧洲的扩张和它对世界的支配地位所产生的力量的产物。……并不是欧洲‘发现’了不发达国家;相反,正是欧洲制造了不发达国家。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下,同欧洲接触的那些社会曾经是高级的、有文化的和富裕的”[27]。在这种初始、过去和现在不平等的经济关系包围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了经济全球化。它们凭借发展优势引领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本身就先在地占据着优势。前两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主要惠及资本主义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便捷的交通、领先的科学技术是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强大支柱。第三次科技革命虽然克服了前两次科技革命的某些弱点,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是经济全球化的领衔力量,它们仍然享有成果的最大份额,广大发展中国家虽然陆续跟进,但是在社会、经济、资源、劳动力、技术等方面与之仍有一定差距。

从规则制定来看,国际经济秩序主要是由资本主义统制的。不平等的历史、不对等的过程和不平衡的实力形塑了今天的国际经济秩序,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主要由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它们灵活运用国际经济规则,通过不公平贸易协定等独占着不平等规则带来的好处,而广大发展中国家承受着发展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待遇。从一些国际组织的作用来看,一方面,它们受活动范围和章程效力的限制,不能将服务延伸到成员国之外,这使它的组织功能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它们只关注现实的发展状况和实力对比,不能反映历史的全貌和发展差异,这使它的作用发挥差强人意。最后,即使在这些组织的成员国之间也无法创造一种完全平等和公平的竞争关系。再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例,一些国家和学者认为“它的管理缺乏代表性,并不能充分体现出全球经济力量的分布。实际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由七国集团控制,特别是美国”[28],而发展中国家只是规则的强迫遵守者和被动执行者,它们的声音仍然十分微弱。(www.xing528.com)

从实力对比来看,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无论在科学技术方面,还是在生产、贸易、金融方面的实力都远远超过其他后进国家。三次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的决定性因素,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惠及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革命的成果及其应用集中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链条上处于核心地位,在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在国际金融发展中处于最关键的地位,三者组合的综合实力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在此基础之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手中掌握的优势资源强化自身的实力,阻碍发展中国家实力的提高及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利益的挣得,“欧洲所支配的经济自动作用首先造成了不发达,然后又阻挠摆脱不发达的行动。总之,不发达是历史过程的产物”[29]。因此,尽管从纵向来看,发展中国家处于有史以来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从横向来看,与发达资本主义力量整体对比仍然悬殊,要拉近两者之间的发展距离,今后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