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胶黏剂选型的方法和技巧

研究胶黏剂选型的方法和技巧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了解无溶剂胶黏剂设计理论、无溶剂胶黏剂黏合理论等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实验,重点解决无溶剂复合过程经常出现的涂布效果差、气泡、复合强度稳定性差、白斑、刀线、胶黏剂干燥不良等问题。固化后的胶黏剂有弹性、耐老化、具有较好的复合强度。但由于其分子量低、耐热性较差,这类胶黏剂主要应用于纸塑材料的复合。

研究胶黏剂选型的方法和技巧

在了解无溶剂胶黏剂设计理论、无溶剂胶黏剂黏合理论等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实验,重点解决无溶剂复合过程经常出现的涂布效果差、气泡、复合强度稳定性差、白斑、刀线、胶黏剂干燥不良等问题。无溶剂胶黏剂起源于德国,广泛推广使用在20世纪90年代,因其100%不使用溶剂、低能耗、低排放而在欧美国家迅速发展起来,截至目前已经历了三代的发展。

第一代无溶剂胶黏剂,单组分热涂胶黏剂,可分为聚醚和聚异氰酸酯两种,它是依靠空气中的水分和被涂覆薄膜附着的水与之反应而固化,水分的供给对固化非常关键,同时因固化时产生CO2而容易出现气泡。单组分胶黏剂一般为-NCO 封端的预聚体,依靠水分完成固化过程如图3所示。固化后的胶黏剂有弹性、耐老化、具有较好的复合强度。但由于其分子量低、耐热性较差(< 100°C),这类胶黏剂主要应用于纸塑材料的复合。

图3 第一代无溶剂胶黏剂固化过程图

第二代无溶剂胶黏剂,双组分聚氨酯胶黏剂,主剂和固化剂按比例均匀混合,通过加热控制黏度在合适范围,然后通过多辊涂布到承印物上后相互反应,形成大分子而达到交联固化。具体反应机理如图4所示。(www.xing528.com)

图4 第二代无溶剂胶黏剂反应机理图

第三代无溶剂胶黏剂,双组分多元醇聚氨酯胶黏剂,采用了芳香族多元醇提高了耐高温性能,同时提高了胶黏剂的反应速度,具有初粘力高、操作温度低的特点,能够解决第二代胶黏剂对BOPA、EVA复合强度不良问题,同时阻隔性强的薄膜容易起褶皱或容易剥离的问题也得以解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