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工业行会:城市手工艺者的组织与税赋监督

手工业行会:城市手工艺者的组织与税赋监督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管辖区域内从事这一工艺的所有手工艺劳动者都加入该组织,行会的目标才算实现。这些行会是为监督应向国家缴纳的强制税赋而成立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与这样一个事实相关,即满足王公或共同体的政治需求的功能由各个工业团体承担,而且为了这个目的,生产被按照行业组织。在中国,城市的手工艺者属于一些村落,在北京和其他地方都不存在市民身份,因此行会并未构成城市组织的一部分。

手工业行会:城市手工艺者的组织与税赋监督

行会(5)是指按照职业类别进行专业化生产的手工艺劳动者的一种组织。行会通过执行两项任务来发挥功能,即对劳动实行内部监管,与对外部实行垄断。只有管辖区域内从事这一工艺的所有手工艺劳动者都加入该组织,行会的目标才算实现。

非自由组织意义上的行会常出现于晚古时期,且常见于埃及、印度和中国。这些行会是为监督应向国家缴纳的强制税赋而成立的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与这样一个事实相关,即满足王公或共同体的政治需求的功能由各个工业团体承担,而且为了这个目的,生产被按照行业组织。人们认为印度的种姓就是从此类行会发展出来的,但事实上,这些种姓是从种族群体之间的关系发展出来的。国家对已经存在的种姓阶级加以利用,通过要求工业提供满足其需要的产品来实现实物筹资。在古代早期就出现了经理制行会,特别是与重要军用产品有关的行会。在罗马共和国的军队中,百夫长或工业手工艺者与骑兵的百夫长并存。后来,罗马国家需要运入粮食,以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为此,罗马国家设立了船长组织,以负责造船任务。而且出于财政考虑,在帝国的最后几个世纪中,几乎整个经济生活都是按照这种“经理制”组织起来的。

我们还可以发现一些作为礼仪组织的行会。虽然并非印度的所有种姓都是行会,但其中很多都是礼仪行会。在存在种姓的地方不存在种姓之外的其他行会,而且也不需要设立其他行会,因为种姓制度的一个特点就是每种劳务都会被分配给一个特定的种姓。(www.xing528.com)

第三种形式的行会是一种自由组织,这是中世纪的一个特点。这类行会的起源可以被追溯至晚古时期,至少罗马化的晚期希腊文化显示出了实施带有工会性质的此类组织的倾向。流动手工艺者在纪元初期才出现。如果没有他们,基督教的传播是不可能的。基督教最初是这些流动手工艺者的宗教使徒保罗也是流动手工艺者,他的格言“不劳动者不得食”表明了他们的伦理观。不过,在古代,自由行会只露出了一点萌芽。据我们所知,一般说来,在不依附于家庭工业或庄园工业时,古代的手工艺劳动具有以世袭为基础的氏族工业的特点。与行会民主截然相反的古典民主理论中完全没有行会这个概念,雅典市民、自由外邦人和奴隶共同制作了伊瑞克提翁神殿的石柱。行会概念之所以缺失,其部分原因是政治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方面的。奴隶和自由人不能参加同一个宗教仪式。此外,在存在种姓组织的地方并不存在行会,因为行会是完全多余的。而且在氏族经济占主导地位时,行会是没有意义的,就像中国的情况一样。在中国,城市的手工艺者属于一些村落,在北京和其他地方都不存在市民身份,因此行会并未构成城市组织的一部分。与之相反的是,在伊斯兰教国家存在行会,而且甚至还发生过行会改革(虽然次数很少),正如在布哈拉的情况一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