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模型与数据的关系

模型与数据的关系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节分别采用库普曼等和孟等提出的分解框架对中国出口中的增加值和CO2排放进行分解。

模型与数据的关系

9.13.2.1 模型

为了揭示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与各国(经济体)各行业的相互联系,需要将中国出口中的增加值和CO2排放按其来源分解为来自不同国家(经济体)不同行业的增加值和CO2排放。本节分别采用库普曼等(Koopman et al.,2014)和孟等(Meng et al.,2018)提出的分解框架对中国出口中的增加值和CO2排放进行分解。假设世界有G个国家(经济体)N个部门,则投入产出关系可以表示为:

其中,Xs(s=1,2,…G)是国家(经济体)s的总产出列向量,Asr(s,r=1,2,…G)是N×N的直接需求系数矩阵,表示国家(经济体)r生产一单位总产出所需要的来自国家(经济体)s的中间投入品的数量,Ys(s=1,2,…G)是N×1向量,代表国家(经济体)s各行业生产的最终产品。

公式(1)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是GN×GN的里昂惕夫逆矩阵,Bsr(s,r = 1,2,…G)为N×N子矩阵,反映了国家(经济体)r生产单位最终产品所引致的国家(经济体)s的总产出,Ysr代表国家(经济体)s生产被国家(经济体)r消费的最终产品。

令Vs是国家(经济体)s各部门的直接增加值系数向量,根据库普曼等(Koopman et al.,2014)提出的分解框架可以将一国(经济体)总出口分解为9项,本节将9项进一步归为国内增加值、国外增加值和重复计算项三个类别。(www.xing528.com)

其中,es是国家(经济体)s的总出口,Es是N×1的向量,表示国家(经济体)s各部门的总出口。根据公式(3)可以得到中国出口中来自各经济体各行业的增加值,并且可以揭示各行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公式(3)第一项中的元素表示国家(经济体)s的j部门(最终产品)出口中所隐含的来自国家(经济体)s的i部门的增加值。本节中,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向增加值出口指在中国出口生产网络中光电设备制造业作为增加值的提供者向各国(经济体)各行业提供增加值(通过提供中间品),进而实现其增加值的出口;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后向增加值出口是指光电设备制造业作为增加值的接收者,吸收各经济体各行业产生的增加值(通过吸收各经济体各行业提供的中间品),即其自身出口中隐含来自各国(经济体)各行业的增加值。

令Fs是1×N的行向量,表示国家(经济体)s各部门的直接CO2排放系数,根据孟等(Meng et al.,2015)的方法,隐含在国家(经济体)s出口中的CO2排放可以表示为:

其中,ems是国家(经济体)s出口中隐含的CO2排放总量。以将中国出口中的隐含碳CO2排放分解为来自各经济体各行业的根据公式(4)可排放的CO2,其中第一项的元素表示国家(经济体)s的j部门(最终产品)出口中所隐含的来自国家(经济体)s的i部门的CO2排放。本节中,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向CO2出口指在中国出口生产网络中光电设备制造业作为CO2排放的提供者向各国(经济体)各行业提供CO2排放(通过提供中间品),进而实现其CO2排放的出口;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后向CO2出口是指光电设备制造业作为CO2排放的接收者,吸收各国(经济体)各行业产生的CO2排放(通过使用各经济体各行业提供的中间品),即其自身出口中隐含来自各国(经济体)各行业的CO2排放。

9.13.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节使用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和CO2排放数据均来自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该数据库提供了1995—2011年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s)[18],WIOTs涵盖41个经济体,每个经济体均包含35个部门。此外,WIOD的环境账户提供了各个经济体分行业的碳排放数据,使得同时从经济和环境两个方面研究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成为可能。由于WIOD中CO2排放数据的覆盖范围为1995—2009年,所以本节的研究年限为1995—2009年。本节中的光电设备制造业是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的简称,指WIOD中的第14个部门Electrical and Optical Equipmen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