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全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周期功能

健全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周期功能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依据这两个指标,实施旨在反周期的相机调控。宏观经济状况与增长速度、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通常有三种情形,分别要求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力度。这时,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保持中性。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给予就业更高的权重,对于保障民生具有事半功倍的功效。

健全宏观经济政策的反周期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不可避免会发生周期性波动,出于稳定和改善民生的需要,政府就要对增长的波动性进行宏观调控。一般来说,经济增长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看是否符合潜在增长率,而后者是由生产要素供给状况和生产率高速度决定的。就业状况和价格水平从两端反映经济增长的健康状况,对应的指标分别是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依据这两个指标,实施旨在反周期的相机调控。

宏观经济状况与增长速度、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关系通常有三种情形,分别要求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和力度。第一,当经济增长速度与潜在增长率保持一致的时候,既不会发生周期性失业,通货膨胀率也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这时,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保持中性。第二,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超过潜在增长率,则会拉高通货膨胀率以及资产价格,意味着经济过热,宏观经济政策需要从紧。第三,一旦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潜在增长率,生产要素得不到充分利用,则出现周期性失业现象,也意味着经济遇冷,宏观经济政策需要转向宽松,必要时还要加大刺激力度。

为了从理念上强调保障民生的重要性以及解决好就业问题在其中的突出位置,在中央文件以及各种重要政策表述中,一直都是把确立和实现就业目标作为一项民生保障的要求,归入社会政策的范畴。这样做,使得就业的重要性在政策表达中得到最高的体现,就业政策优先地位相应得到保障,也便于考核各级地方政府相关工作,起到了稳民生、惠民生的积极作用。然而,未能把就业政策纳入宏观经济政策层面,特别是货币政策的运用方向及出台时机未能把劳动力市场信号作为依据,稳定就业的措施在政策工具箱中的位置不恰当,造成在实施中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衔接不够紧密,就业目标的优先序也容易在政策实施中被忽略,有时被保增长的要求所代替。

市场经济条件下,反映劳动力市场状况的指标如失业率,是宏观经济的充分信息指标和实施依据。长期以来统计部门公布的这类指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由于这个指标统计的范围较小,对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反映既不甚敏感也不够全面,十分有限的波动性使其难以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所以,一直以来,调控部门主要还是依据通货膨胀率和GDP的增长速度判断宏观经济,就是说,有关就业状况的信息没有直接进入宏观调控决策的考虑,导致宏观经济政策的不完善。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认识以城镇调查失业率替代通货膨胀率和GDP的增长状况,作为宏观经济调控依据的意义。

第一,通过稳就业因而实现稳民生,是比稳增长更优先的目标,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更直接体现。虽然在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如宏观经济学中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替代性关系,政策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尽可能合意的平衡,然而,也有研究表明,高失业率对人民总体幸福感的伤害比高通胀率高两倍。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给予就业更高的权重,对于保障民生具有事半功倍的功效。(www.xing528.com)

第二,在潜在增长率稳定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与就业扩大之间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关系,被称为增长的就业弹性。然而,一旦潜在增长率发生变化,就业弹性也会改变,就难以由先验的增长速度判断是否充分就业。例如,如果潜在增长率是9%而实际增长率只有7%,就意味着存在增长缺口,增长速度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这时就需要实施刺激性宏观政策。而如果潜在增长率下降到7%并且实际增长率也达到了7%,则不存在增长缺口,就是充分就业的增长,因而无须实施刺激性政策。可见,把宏观政策依据转变到就业信息上来,可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本身的升级。

如前所述,随着长期支撑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迅速消失,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已经显著降低,实际GDP增长速度也相应降低,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特征。在经济增长减速成为趋势的情况下,需要区分究竟是潜在增长率下降导致的自然增速下行,还是需求侧冲击导致的周期性减速。这时,如果仍然参照以往的增长速度调控宏观经济,就有可能反应过度。而直接观察反映就业状况的指标如调查失业率,看是否发生超出自然失业率之外的周期性失业,是更加科学可靠的判断方法。

调查失业率是国际劳工组织推荐,并且为很多国家采纳的指标,调查口径和方法比较严谨,也便于进行国际比较。我国统计部门经过多年的劳动力市场调查实践,逐渐完善了城镇调查失业率的统计,并于近年开始公布。根据各方面信息的比照和分析,表明这个指标与其他劳动力市场信息具有一致性,也可以得到宏观经济指标的相互印证,因而具备了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基本参数的条件。可见,随着把就业优先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层面,积极就业政策进入其3.0时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相应得到升级,功能更加健全和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