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及证券投资实务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及证券投资实务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币政策通过调节利率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则着眼于长期的政策效用,以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随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重要性的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也趋向多元化,逐渐出现了一些可供选择使用的新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及证券投资实务

(一)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货币政策及其作用

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是总体上的和全方位的,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社会总需求总是表现为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总需求。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无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会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货币政策通过调节利率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有利于吸收储蓄。

(4)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但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依赖一定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的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货币政策的目标与中介指标

关于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各个国家都是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经济环境和市场状况来确定的,并适时进行调整。在现代社会,货币政策的目标总体上包括稳定币值(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货币政策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有的比较协调,如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有的存在矛盾,如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有的比较复杂,如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有的相对独立,如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等。这就要求货币政策要在四个目标之间进行权衡,并根据当时的经济环境有所侧重,解决主要矛盾。

由于货币政策目标本身不能操作、计量和控制,因此,为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需要选定可操作、可计量、可监控的金融变量,即中介指标。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一般选择利率、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等金融变量作为中介指标。其中对于利率和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对它们的调控能力和方便程度相对较弱,但作用过程离最终政策目标较近;而对于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对它们的调控能力和方便程度较强,但其作用过程离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较远。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为: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备付金率。

3.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一般性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经常采用的三大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运用的资金减少,贷款能力下降,货币乘数变小,市场货币流通量便会相应减少。所以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效果十分明显。一方面,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而且其他政策工具也都是以此为基础的,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总量影响巨大,因为它对应着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对货币供给总量产生更大的影响。人们通常认为这一政策工具的效果过于猛烈,它的调整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心理预期,因此,一般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都持谨慎态度。

知识链接

央行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股市表现一览表

续上表

续上表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http://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190907104956630325110)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所做的政策规定,一般包括再贴现率的确定和再贴现的资格条件。

再贴现率主要着眼于短期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调整货币供给总量。在传导机制上,商业银行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故会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结果就会使得其信用量收缩,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相反。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则着眼于长期的政策效用,以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并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政策行为。当中央银行认为应该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就会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反之就会出售所持有的有价证券。

随着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作用重要性的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也趋向多元化,逐渐出现了一些可供选择使用的新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主要有两类: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1)直接信用控制。它是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的做法。其具体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额与信用配额、信用条件限制,规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2)间接信用指导。它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来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行为的做法。

4.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与运作

凯恩斯学派的分析认为,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是:中央银行通过政策操作改变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影响利率,利率的变化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的变化使投资的乘数效应增减,投资的变动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利率。这种分析将着眼点放在货币市场而不是商品市场,被称为“局部均衡”分析。

货币学派则与之不同。他们认为,增加货币供给量在开始时可能使利率降低,但不久会因货币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而上升,实际利率水平最终可能不变。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通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直接影响总支出和总收入。这种分析因考虑了商品市场而被称为“一般均衡”分析。

不管哪种分析,在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中,金融市场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实行集中管理的金融体制,金融市场不够发达,所以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操作对商业银行等机构的约束力较强,有时还可以直接影响其他经济行为主体,因此人民银行的政策传导比较迅速、力度较大。

此外,任何政策从制定到取得效果都必须经过一段时间,即存在时滞。时滞包括从认识到制定再到实施的时间的内部时滞,以及从政策实施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的外部时滞。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货币政策的内部时滞较长,外部时滞较短。

货币政策的运作主要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调控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使之达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以此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货币政策的运作通常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1)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政策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如果市场物价上涨,需求过度,经济过度繁荣,则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中央银行就会采取紧缩货币的政策以减少需求。

(2)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政策手段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如果市场产品销售不畅,经济运转困难,资金短缺,设备闲置,则被认为是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中央银行则会采取扩大货币供应的办法增加总需求。

总的来说,在经济衰退时,总需求不足,则采取松的货币政策;在经济扩张时,总需求过大,则采取紧的货币政策。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政府还必须根据现实情况科学合理地把握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以及根据政策工具本身的利弊、实施条件和效果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

5.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松的货币政策将使证券市场价格上扬,紧的货币政策将使证券市场价格下跌。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具体如下:

(1)为企业生产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利润上升,从而使股价上升。

(2)社会总需求增大,刺激生产发展,同时居民收入得到提高,因而对证券投资的需求增加,证券价格上扬。(www.xing528.com)

(3)银行利率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下降,部分资金从银行转移出来流向证券市场,也将扩大证券市场的需求;同时利率下降还提高了证券价值的评估,二者均使得证券价格上升。

(4)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引发通货膨胀。适度的通货膨胀或在通货膨胀初期,市场繁荣,企业利润上升,加上受保值意识驱使,资金转向证券市场,使证券价值和对证券的需求均增加,从而使股价上升。但是当通货膨胀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恶化经济环境,将对证券市场起反面作用,而且政府实施紧缩政策(包括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将为时不远,当市场对此做出预期时,证券价格将会下跌。

(二)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1.财政政策的基本含义

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

财政政策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财政政策。各种财政政策都是为相应时期的宏观经济调控总目标服务的。财政政策的短期目标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由经济过热、投资和消费过度膨胀造成的社会总供求不平衡是经济不能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财政政策主要通过预算收支平衡或财政赤字财政补贴国债政策等手段影响社会总需求数量,促进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趋向平衡。

财政政策的中长期目标,首先是资源的合理配置。总体上说,是通过对供给方面的调控来制约经济结构的形成,为社会总供求的均衡提供条件。比如,政府的支出方向将直接影响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财政贴息手段将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以配合产业政策,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均衡条件。其次,中长期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收入的公平分配。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是运用财政政策中的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来调节各地区和各阶层的收入差距,以达到兼顾平等与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

2.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功能

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转移支付制度等。这些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协调使用。

1)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作为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国家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国家财力规模和收支平衡状态,而且是各种财政政策手段综合运用结果的反映,在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

国家预算收支的规模和收支平衡状态会对社会供求的总量平衡产生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当其他社会需求总量不变时,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功能;财政结余政策和压缩财政支出具有缩小社会总需求的功能。

国家预算的支出方向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平衡。财政投资主要运用于能源交通及其他重要的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财政投资的多少和投资方向直接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因而具有造就未来经济结构框架的功能,也有矫正当期结构失衡状态的功能。

2)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所以它既是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工具,又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税收调节经济的首要功能是调节收入的分配。

(1)首先,税制的设置可以调节和制约企业间的税负水平。“区别对待”的税制可以达到鼓励一部分企业发展、限制另一部分企业发展的目的;“公平税负”税制的设置则可使各类企业税负水平大致相当。当前,为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通过税制改革设置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和中性税率的增值税就是发挥“公平税负”的政策效应,以促进各类企业平等竞争。

(2)其次,通过设置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的差距。税收可以调节社会总供求的结构。国家根据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不同设置税种或在同一税种中实行差别税率,以控制需求数量和调节供求结构。

税收对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对出口产品的退税政策可用于鼓励出口,进口关税的设置可用来调节进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

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有偿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同时也是实现政府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国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形成的格局,将部分企业和居民收入以信用方式集中到政府手中,以扩大政府收支的规模。

国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将部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为投资基金,用于农业、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的薄弱部门和“瓶颈”产业的发展,以调整固定资产的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国债可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政府主要通过增加或减少国债发行、降低或提高国债利率和贴现率以及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供应。

4)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我国财政补贴主要包括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房租补贴、职工生活补贴和外贸补贴等。

5)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是划分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资金管理权限和财力的一种根本制度。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财力分配。

6)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财政将集中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按一定的标准拨付给地方财政的一项制度。其主要功能是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力纵向不平衡以及地区间的财力横向不平衡。

知识链接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如何成为关键词的?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又称“新基建”,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相对概念。

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的是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因此也被称为“铁公基”,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不过,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以“铁公基”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于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应运而生。

2018 年12 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自此,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新名词,开始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

到了2019 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频频出现在官方口径中,同时也在实际操作层面得到充分体现。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2019 年的投资重点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在传统基建对于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有所减弱的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在稳投资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建设也将产生长期性、大规模的资金需求。

不过,关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范围,中央相关文件并没有给出十分明确的定义,倒是有一批官方媒体发出了声音。比如,新华社旗下的《瞭望》杂志在其《“新基建”带来新机会》一文中表示:“‘新基建’则主要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能支撑传统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新一轮的网络建设,如光纤宽带窄带物联网等;数据信息相关服务,如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以及信息和网络的安全保障等,也必将成为我国‘新基建’的核心所在。”

不过,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定义中,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含5G 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涉及通信电力、交通、数字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

(资料来源:https://www.sohu.com/a/385849698_ 67288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