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证券投资分析实务:行业兴衰因素分析

证券投资分析实务:行业兴衰因素分析

时间:2023-08-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对行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分析只是一个总体状况的描述,不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情况。政府实施管理的主要行业都是直接服务于公共利益或与公共利益密切联系的行业。

证券投资分析实务:行业兴衰因素分析

(一)行业兴衰的表现

行业的兴衰指行业在整个产业体系当中地位的变迁。随着行业生命周期的演变,行业在产业体系中的地位也必然经历从幼稚产业到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夕阳产业的演化过程,这是资本在某一个行业形成、集中、大规模集聚到分散的过程。行业的兴衰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规模。随着行业的兴衰,行业的市场容量有一个从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变化过程,行业的资产总规模也经历从大到小再萎缩的过程。

(2)产出增长率。产出增长率在成长期比较高,在成熟期以后减低,到了衰退期处于低速运行状态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3)利润率水平。利润率水平在开创期是很低的,到了成长期迅速提高,而在成熟期保持稳定以后开始有所下降,到了衰退期降低到低水平甚至出现严重亏损。

(4)技术水平。技术水平也会随着开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演变而呈现出由低到高最后老化的过程。

(5)开工率。在开创期往往会表现出开工不足的现象,在成长期和成熟期一般来说会保持长时期的充足开工率,而在衰退期往往又会伴随开工不足的现象。

(6)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水平。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水平也伴随着行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开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变化,经历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的过程。

(7)资本进退。在行业兴衰的过程中,资本进退的特征比较明显。通常,开创期资本进入很少,成长期资本大量进入,成熟期资本进入减少,衰退期资本大量退出。

(二)影响行业兴衰的主要因素

对行业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分析只是一个总体状况的描述,不适用于所有行业的情况。行业的实际生命周期由于受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及社会习惯的改变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复杂得多。(www.xing528.com)

1.技术因素

在众多的技术因素中,最重要的也是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产品的稳定性。通过对产品进行稳定性分析,检验产品的性质及技术复杂性,有助于判断产品的未来需求是保持不变,还是可能出现大幅度变化。而历史资料只能说明过去的行业产品需求,例如,仅以一时风行的产品为基础的行业会很快被淘汰。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是巨大的,产品性质较稳定的产业,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其产品需求也有着较长期的稳定性。

2.政府产业政策

(1)政府影响的行业范围。政府的管理措施可以影响行业的经营范围、增长速度价格政策利率和其他方面。政府实施管理的主要行业有:①公用事业,如煤气电力、供水、排污、邮电通信广播电视等;②运输部门,如铁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③金融部门,如银行以及保险公司、商品与证券交易市场、经纪商、交易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政府实施管理的主要行业都是直接服务于公共利益或与公共利益密切联系的行业。公用事业是社会的基础设施,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收效慢,允许众多厂商投巨资竞相建设是不经济的,因此政府往往通过授予某些厂商在指定地区独家经营某项公用事业的特许权的方法来对厂商进行管理。

交通运输行业与大众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行业的服务范围广(国内外运输)、涉及的问题多(各地不同的法律税收和安全规则等),因此有必要由政府统一管理。金融部门尤其是银行部门是国民经济的枢纽,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渠道之一。它们的稳定关系到宏观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因此是政府重点管理的对象。

(2)政府对行业制定的政策。政府对行业的促进作用可通过补贴、优惠税、限制外国竞争的关税、保护某一行业的附加法规等措施来实现。因为这些措施有利于降低该行业的成本,并刺激和扩大其投资规模。同时,考虑到生态、安全、企业规模和价格因素,政策会对某些行业实施限制性规定,这会加重该行业的负担,如某些法律已经对某些行业的短期业绩产生了副作用。总的来说,政府的干预极大地保证了某些行业的稳定性,否则情况会变得十分混乱。

3.社会习惯的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消费心理、消费习惯、文明程度和社会责任感也随之改变,从而导致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产生了变化,并进一步影响行业的兴衰。在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之后,人们更注意生活的质量、消费方式和生活水准的变化,没有污染的天然食品和纺织品备受人们青睐;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更偏好便捷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对工业排放的废渣、废水和废气按照规定的标准处理;等等。所有社会观念、社会习惯、社会趋势的变化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生产成本和利润收益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足以使一些不适应社会需求的行业衰退,同时又促进新兴行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