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解决知识匮乏对研究的影响?

如何解决知识匮乏对研究的影响?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今社会,人们很难预知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调节能力。除此之外,中国东部的农业生态系统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国的草地覆盖面积最大,但草地生态系统却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并且中国西北部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尤为脆弱。可能最明显的知识匮乏还是体现在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联系的相关研究之上。正如以上所提到的,中国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生态系统服务方面需要对其利弊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

如何解决知识匮乏对研究的影响?

由于学者们研究生态系统服务的知识非常有限,这使得人们很难对中国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整体性的评估。就一般性的生态系统规模而言,其提供的供给服务在养分循环与土壤形成方面明显缺乏相关理论资料记载。即使在中国净初级生产量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相关数据源,但是这些数据由于在测定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标准理论以及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的空间尺度,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局限。供应性服务标准决定了生态系统的供应和调节能力大小,因此供应性服务标准对于评估生态系统的运行情况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在中国,众多生态系统都已经开始退化,且其退化趋势都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我国权威机构仍然需要在更加精确的区域性范围内掌握更多有关生态系统退化的确切信息,这样才能判定这些生态系统的供应与调节能力是否正在下降或正在面临下降威胁。

在当今社会,人们很难预知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的调节能力。迄今为止,与生态系统服务调节能力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仅仅只是停留在一些地区性研究以及大规模关于土壤侵蚀和调节水资源的研究之上,而有关生态系统能够在它们本区域提供调节与供应服务,以及它们是如何提高其供应服务能力的调查数据明显还远远不够。例如,植树造林工程中人们大面积种植树木,然而人们所种植的大部分树木都是单一树种,因此不可能具备与天然林同样的调节水资源和形成土壤的能力,并且植树造林覆盖面还包括中国重要的供水区以及生态脆弱区,人们往往对这些地区的管理实践活动非常少。

就空间分布格局来说,许多有关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研究的地域范围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中国西南部地区,并且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集中研究的森林生态系统。除此之外,中国东部的农业生态系统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可见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的生态系统能力极少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中国的草地覆盖面积最大,但草地生态系统却是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并且中国西北部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尤为脆弱。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即便是在普遍缺水这一大背景之下,很少有学者研究中国西北部各个地区的土壤形成、养分循环以及水资源调节情况,现存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极少;湿地对粮食生产以及水资源调节也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其相关研究情况与学者们对草地的研究现状惊人地类似,现有的研究成果资料同样也非常少。此外,对于荒漠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同样也不太乐观。(www.xing528.com)

可能最明显的知识匮乏还是体现在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联系的相关研究之上。正如以上所提到的,中国的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在生态系统服务方面需要对其利弊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人们在管理生态系统服务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会不会对当地贫困人口带来社会问题或经济问题等因素。例如,如果将农田转化为草地或者林地,也许会增强生态系统服务的调节与供应能力,但却剥夺了农村地区居民的重要经济来源;在某些地区,草地的退化可能会致使一些农村贫困人群面临洪灾威胁,影响村民的正常资源供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