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气候报道对知识领域的影响

气候报道对知识领域的影响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有的气候报道记者都承认,气候报道中有大量专业性的内容。在实践中,科学之外的角度甚至成为气候报道的主流。不过M3就认为,这种现状不可持久,气候报道要想深入下去,最终还要回到科学问题上。其次,气候变化是科学领域出现的新兴知识,对做报道的记者来说要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总体而言,中国媒体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时间较短,气候报道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报道领域。

气候报道对知识领域的影响

气候报道是在科学新闻下出现的一类新的报道类型,由于气候变化本身还是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因此气候报道的专业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就决定了它是一个知识含量较高的条线,成为一个专业知识领域。按照实践共同体的观点,一个知识领域会产生共同的基础和实践共同体身份感,使成员知道什么对分享是重要的、如何提出观点和怎样采取行动[47]。具体到气候报道领域,我们需要知道两个问题:其一,气候报道是一个怎样的知识领域,即它包含什么样的知识;其二,记者为何需要了解这一知识领域。

首先,根据访谈资料可知,做气候报道所需的知识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气候变化本身及其影响的专业知识,另一个是记者在报道这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时必须拥有的新闻知识。所有的气候报道记者都承认,气候报道中有大量专业性的内容。《南方周末》前记者袁瑛在一篇文章中对气候报道涉及的知识有比较全面的概括。在她看来,“气候变化话题的性质,决定了报道气候变化需要较高的科学和专业素养。这不仅需要记者深刻理解气候变化的成因,包括对气候变化科学与怀疑论的全面、平衡的把握,以及一些基本概念的厘清,如碳排放/碳浓度、冰川/冰盖等等,与此同时,也需要记者追踪气候变化科学最新科研成果。气候变化报道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对于碳交易这类较新话题的了解”[48]。不过类似这样精准的表述没有出现在访谈资料中,只有少数受访者提及气候变暖、节能减排、极端气候、自然灾害等问题,他们所强调的专业知识不仅限于科学知识,而是包含了更广的范围。F1所在的《21世纪经济报道》是一份财经报纸,因而更多地从政治经济角度去看待气候变化问题。这一思路反映在报纸的低碳特刊的版面上,就是设置了国际国内政策、产业和公司、金融、城市、新技术等不同的报道方向。在M4看来,气候报道是一个综合性的报道领域,它首先是科学领域的问题,但它必然会引发社会环境、政治和外交方面的变化,因此也要关注这些领域。M10从受众的角度强调媒体报道的内容应有所区分,对政府官员可以报道国家政策,对企业界可以侧重企业的产品生产、投资或者企业生产时如何节能减排,面向老百姓可以报道从什么小事做起。“媒体可以为不同层次的读者做多方面的介绍和服务,也反映不同的观念。”从访谈资料来看,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同,对于气候变化的报道不仅包含气候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从政治、社会等角度认识气候变化。在实践中,科学之外的角度甚至成为气候报道的主流。不过M3就认为,这种现状不可持久,气候报道要想深入下去,最终还要回到科学问题上。

由于气候报道中包含大量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理解门槛,所以记者不能直接把这些信息呈现给读者,而是要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讲述,让受众便于理解。这就涉及新闻行业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知识,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思考,“读什么东西是最有意思的,是没有那么多专业词汇的东西,所谓深入浅出”(F5)。因此,气候报道记者的能力就体现在如何把它变得通俗易懂、更具可读性。这就要求,“首先你自己先得弄明白了,自己如果弄不明白,可能很多词都特别专业,但实际上你就是不明白”。然后要求记者“要想办法,怎么把文章写得看得懂,用什么样的比喻,怎么解释专业的词汇”(F5)。这其实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方面,记者自己如何弄懂有关气候变化的知识;另一方面,记者如何用合适的方式来呈现这些知识。如M1所说:“这些内容不在于你写得多么专业,而在于如何把专业的内容写得让大家都明白。这里一个是叙事手法的问题,另一个就是记者对这个事情的了解程度。你越是一知半解,你越是搞得很专业的样子,很多专业词汇互相套,这种情况比较突出。”因此,有些受访者特别强调做科学报道的记者要具有三个特点:“第一,比较有脑子,思考能力比较强。我觉得做记者尤其要自己思考,碰到任何事情都不会人云亦云,他都会自己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第二,特别好的学习能力。现在这个社会瞬息万变,想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就要不断学习。这种学习不一定是专门到学校去上课,而是随时随地通过各种途径让自己在知识上不落伍。第三,他们往往会对新生事物有质疑、拷问的精神,这与善于思考是一致的。”(F5)(www.xing528.com)

其次,气候变化是科学领域出现的新兴知识,对做报道的记者来说要经过一个学习的过程。受访的记者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从事气候报道工作之前就有一定的专业背景或者对相关议题有所了解。M3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接触了气候变化议题,“我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知道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的概念,那个时候科学家已经很明确地推导出全球气温一定会上升”。在大学阶段,M3学的也是相关专业,因此,“在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上,因为它本身就是我的专业,实际上我不采访任何科学家,这个问题我可以说得清楚”。M4关注气候问题也比较早,在大学期间创办了一个环保社团,“成立环保社团之后,很关注的是重庆当地的水、空气。那个时候我已经看了一些报道,对气候变化一直很关心”。F12则是在环境部工作时关注到气候变化的议题,“大致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订,那时候我刚开始工作,开始接触这个议题”。另一类,即更多的受访者在从事气候报道工作之前没有相关的学历背景,完全依靠在新闻实践中学习。F11的专业与气候议题无关,是被报社安排了这个条线,“从2003年开始接触气象和科学,对这个专业的知识就会有一些了解,包括短期和长期的气象”,“一开始是被动安排的。我们报社的大部分科技记者都没有科技背景”。M6是在清华大学读的历史学研究生,“做科学报道是一个比较偶然的经历”。他在清华大学里就和很多科学家老师成为朋友,“后来他们老是把我往自然科学家这个领域去引导,从2003年开始几乎是没事儿就去写稿子”。

无论是否具有相关的教育背景,在做气候报道的过程中,受访者都需要继续学习。这些学习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一些新闻业务层面,比如如何寻找选题、如何寻找合适的采访对象、如何与科学家沟通、怎样在新闻中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呈现气候变化的知识;其次是一些科学知识层面,比如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研究、相关的数据和报告等。总体而言,中国媒体关注气候变化问题的时间较短,气候报道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报道领域。因此,不止是新加入这一报道领域的记者,那些长期做环境报道、科学报道的记者也要继续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