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营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

民营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

时间:2023-06-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有利于民营企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正在形成。这些制度的贯彻落实,是当代民营企业家成长制度环境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和重要努力方向,仍需各级党委、政府做出积极切实的努力,务实推进实施。

民营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

中国当代民营企业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实现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一系列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行政制度、政策制度不断建立。改革就是新制度、新组织的形成过程,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一方面,形成了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系列新制度;另一方面,诞生了包括当代民营企业、企业家在内的众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组织、新主体、新阶层。新制度与新组织之间相辅相成,当新组织的创新实践落后于制度创新时,新制度对于创新实践行动具有引领、激励作用;当新组织创新实践领先于制度时,企业家创新实践活动可推进制度改革、促进规范化制度形成。可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当代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实践是一个相互协同共生演化的过程,民营企业、企业家群体内部相互之间彼此影响;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受制度约束、受制度影响,并且促进制度改革与建设;制度与制度之间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创新,对原有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稳定制度安排构成激烈冲击。这种冲击包括社会价值、管理政策和运行规则,通过扰乱原有的稳定制度安排,改变经济活动行动思想与制度逻辑,并预先考虑由此所带来的各种可能性及后果。这一进程中最早探索性尝试开展经营活动的民营企业家,其实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创业者,并由此对后续开展创业活动的民营企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民营企业创新创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是一个制度体系的外生冲击过程,各种冲突、争论、变迁交织在一起。制度设计与建设推进者,不断制定、实施各种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发展的制度、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所以,制度环境是当代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民营企业家精神孕育、增强、提升以及发挥作用的基本社会生态。

改革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在摸索中前进,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与旧有体制、机制、政策共生、冲突、矛盾,许多创新创业实践缺乏明确、规范的制度依据与保障,民营企业大量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未获得合法性。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早期阶段,新的市场经济制度尚未形成主导性制度逻辑,没有达成社会广泛共识与认同,没有形成共同标准,一些民营企业为了确保经营所需资源,游走于新旧制度空白缝隙之间,闯荡于经济、价格双轨制之间,甚至钻政策空子、制假贩假、随意违约等,助长了部分民营企业家的投机暴富心理,拉关系、拿回扣、勾结政府官员,铸成了第一代民营企业的原罪,埋下了第一代民营创业企业家的原罪感。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家缺乏安全感,担心被清算,向海外转移财产、改变身份等行为,都有其深厚的制度原因。(www.xing528.com)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走过了“允许存在民营经济”阶段、“肯定民营经济作用”和“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企业进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完善。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增长稳态向新的增长稳态转换,经济结构重构以及发展动力重塑,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挑战。为了稳定经济、促进就业,政府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为民营实体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并为其提供制度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发展进入了难得的黄金发展时期,围绕促进民营经济创新驱动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综合性制度改革与建设。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有利于民营企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正在形成。这些制度的贯彻落实,是当代民营企业家成长制度环境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和重要努力方向,仍需各级党委、政府做出积极切实的努力,务实推进实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