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平台化产品对于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

平台化产品对于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以说,如今做互联网产品,无不致力于做成一个平台化产品,有了平台,就能够掌控直达用户的渠道。其实,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够创造如此大的商业价值,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借助平台的力量。总之,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平台意识与整合意识正在崛起,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把产品打造为某种“平台化产品”,将会突破你对产品的原有认识,从而使产品更具可塑性,并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平台化产品对于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互联网产品可谓层出不穷,对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所以,我们在此主要探讨互联网应用思想的变迁情况。同时,由于互联网已经同各行各业高度融合,因此,我们从互联网应用思想与模式的变迁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他行业演进的过程。

总的来说,人们对互联网的应用主要经历了从内容,到产品,再到平台化的过程。在互联网普及的历程中,从万维网(又称“WWW”,全称为“World Wide Web”,是一项可以让浏览器访问服务器网页的一项互联网服务)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在1991年建立第一个网站以来,互联网在民用方面的应用与普及显著加快了速度。

从根本上来说,互联网是一种信息技术,其本质基因在于加速信息的流通,让沟通更加便捷与通畅。为此,在互联网发展早期,首先要解决有信息可以传播的问题;再者,用户对互联网还比较陌生,这就使得互联网内容主要靠网站运营者主导编辑与产生。在该阶段,涌现出的互联网企业主要是一批门户网站,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也主要是登录门户网站,点击网站中相应板块的内容来浏览。相对来说,这个阶段的用户,主要处于互联网的“旁观者”角色,几乎完全将互联网作为便捷地了解信息的一个窗口,用户主要是从互联网上接受信息。

在该阶段,门户网站仍然延续着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即采集新闻、编辑筛选、传播分发,只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内容更加丰富,传播方式更加快捷而灵活。此时,门户网站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面的新生事物,迅速受到人们的追捧,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举例来说,我国早期的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曾同于2000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一度引领风骚。

在互联网应用过程中的上述阶段,网站内容主要由网站主导生成,用户只是将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媒体”,还主要处于“旁观者”和“浏览者”的角色,尚未主动参与互联网内容的生成与传播,所以,我们通常将上述阶段中互联网的应用模式称为“web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演进与深入,普通用户也可以在网站中互动,甚至出现可以发布内容的互联网产品,如论坛、博客等。在这个阶段,人们意识到,我们除了被动地从互联网上接受信息,原来还可以主动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参与互联网内容的生成,互联网完全可以成为被普通人使用和掌握的工具。人们在互联网应用思想上的变化,使得很多具有交互性特征的互联网产品纷纷涌现,以我国这阶段的互联网产品种类为例,主要有论坛、博客、微博、即时通信工具以及电商网站等。

该阶段的互联网具有的主要特征是用户参与网站内容的制造,更加注重交互性等,这个阶段的互联网应用模式被称为“web2.0”。其实,web2.0与web1.0的区别,最核心的还不仅仅是技术演进上的区别,因为任何技术都是为了达到某种应用的手段,两者的区别主要是人们在运用互联网时的指导思想得以发展,更加突出了人的因素在互联网应用中的主导性,而非此前认为的技术因素。也就是在这个阶段,各种互联网应用随之诞生,比较典型的是“网络营销”等手段,使得互联网成为人们手中一个可以掌控的工具。(www.xing528.com)

紧接着,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也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各种互联网应用在技术上得以高度整合,使得看似纷繁芜杂的诸多互联网应用信息可以有效地聚合在一个平台上,甚至能够实现不同上网终端的兼容,而且互联网上的信息传输技术变得更加坚固与安全,这就使人们意识到,我们可以将互联网打造为一个由自己主导的平台与生态环境,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能够尽可能丰富地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

于是,这个阶段的互联网应用模式被称为“web3.0”。同样,web3.0与web2.0的主要区别,仍然不是技术方面的差异,因为在三代互联网应用模式的划分中,各代之间的技术具有交叉性,并无严格的分界线,主要区别于指导人们运用互联网的思想方面的创新。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互联网思维”,主要就是这种运用互联网的思想。比如,你是纯粹将互联网当作浏览信息的媒体(web1.0思维),还是将互联网当作可以为己所用的社交工具(web2.0思维),抑或将互联网视为一个平台来经营,建立一个以你为主导的生态环境(web3.0思维)?

一般来说,当你成功地打造出一个互联网平台时,那么在互联网世界中,你一定可以成为“一方诸侯”。比如说,很多互联网企业不断加速兼并与整合,其实就是出于打造好完善相应平台的需要。比如腾讯推出的微信,不仅仅是一个沟通工具,我们更可以通过微信转账、买卖物品、缴纳燃气水电费等,功能非常多,已经逐渐成为能够越来越多地满足我们生活需求的平台;再比如手机百度、手机支付宝等,也在不同程度地整合资源,不断完善自己的平台。可以说,如今做互联网产品,无不致力于做成一个平台化产品,有了平台,就能够掌控直达用户的渠道。

我们现在常听说的“互联网+”概念,其实也在凸显着以互联网为平台整合资源的思想。正是因为打造一个互联网平台的重要性,在当今风险投资领域才热衷于追捧平台化的互联网产品。举例来说,据统计,2015年,阿里巴巴仅在“双11”当日交易额就突破了912.17亿元人民币;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阿里巴巴的交易额就突破了三万亿元人民币,这在我国各省份GDP排名中都可以排到第六名。其实,阿里巴巴之所以能够创造如此大的商业价值,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就是借助平台的力量。

总之,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平台意识与整合意识正在崛起,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把产品打造为某种“平台化产品”,将会突破你对产品的原有认识,从而使产品更具可塑性,并有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