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外高端酒店公众形象的异同分析

中外高端酒店公众形象的异同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上述分析样本的分析,中外高端酒店的公众形象存在着诸多相通点。而在高星级酒店发展比较成熟的现阶段,高星级酒店已经成为有标准接待规范和流程的重大场合发生地。通过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主要为以下方面。对于这些活动的举办者和参与者来说,高星级酒店功能设施齐全,服务质量高,交通往往比较便利,是举办活动和下榻的不二选择。

中外高端酒店公众形象的异同分析

通过对上述分析样本的分析,中外高端酒店的公众形象存在着诸多相通点。第一,在外在形象上,中外高端酒店在建筑、装修和服务形象两个方面,都呈现出优质、一流的形象。第二,在功能形象上,都是当时社会名流会集的场所。第三,在文化形象上,都体现出在高级酒店接触到社会上流人士后,对小人物生活方式的改变作用。但由于时代、发展阶段和所处文化背景不同,大饭店时期的高级酒店,仅为这些社会名流提供了社交的场所。而在高星级酒店发展比较成熟的现阶段,高星级酒店已经成为有标准接待规范和流程的重大场合发生地。在文化形象上,国外大饭店时期的高端酒店呈现出底层人民在这里接触到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之后,生活逐渐沉沦与奢靡的负面形象。而国内的高星级酒店,则侧重于由于私交增加,酒店人员为客人的不法行为提供便利而产生负面印象

通过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造成这些异同的原因主要为以下方面。

第一,高星级酒店所处社会环境下的发展阶段。总结来讲,高星级酒店的公众形象与之所处时期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社会的发展阶段首先影响了酒店行业自身的发展进程。当社会具备了一定的经济条件,旅游和交往日益频繁,民众消费能力提高,住宿已经不是客人所需要被满足的单一条件,而需要更优质的体验和服务时,高星级酒店才得以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第二,酒店自身不可分割的社会属性。高星级酒店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例如考究的装饰装潢,地标性的选址和建筑,一流的服务和不菲的要价等,都给客人以质量上乘的形象。但是这种正面形象一旦缺乏了标准的衡量和监督,则极容易形成“价格虚高” “漫天要价”的负面形象。在社会大众还普遍不具备消费能力在高星级酒店消费时,高星级酒店对他们来说是神秘且高不可攀的,只有极具消费能力的人才得以进入。这种印象经过心理投射作用,在社会层面普遍形成“高星级酒店是只供上流社会消遣娱乐的场所”的形象,酒店工作人员也随之被塑造为“易受金钱诱惑、沾染不良习气”的负面形象。加之酒店自身缺乏有力的公共关系和形象塑造手段,则难以扭转这种印象。在社会大众普遍具有消费能力时,对高星级酒店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已经司空见惯,这种负面形象往往才能得以改善。(www.xing528.com)

第三,高星级酒店功能的多样性。作为功能性繁多的社会公共场所,高星级酒店可以承担各类商业政治、文化等活动的功能。对于这些活动的举办者和参与者来说,高星级酒店功能设施齐全,服务质量高,交通往往比较便利,是举办活动和下榻的不二选择。同时,高星级酒店的住宿和餐饮环境隐秘性较好,使此类活动更具有可调整和操作的空间,受到监管和控制的力度也相对减小。另外,市场化程度不够也导致普通公众了解和亲身接触此类活动的机会较少,对高星级酒店工作人员依然具有可以近距离接触“权贵”,甚至得知商业或政治机密的误读。而市场规范化程度不高,在法律和法规上确有漏洞可以钻的情况,贪腐乱象丛生,公款消费屡禁不止等情况,也加剧了这种负面公众形象的形成。

因此。在高星级酒店自身经营特点之外,社会环境风气、民众消费能力和习惯以及高星级酒店消费者的行为都是影响其形象塑造的因素。目前由于国内高星级酒店市场化程度不足,形象塑造不到位,在党的十八大之后,高星级酒店纷纷谋求转型,不仅是对经营状况的调整和改善,更是重塑公众形象的具体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