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调整战略目标和考核指标?

如何调整战略目标和考核指标?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应对交通拥堵问题时,实施限行限购等“推”的举措是必要的,但应该明确这是短期举措,是在为发展绿色交通争取更多的时间,而不是长期的、根本性的举措。如果对战略目标、考核指标进行调整,政策措施的重点和力度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实现公交优先,切实改善步行、骑行环境,进而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

如何调整战略目标和考核指标?

当前,各城市在治堵上采取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的方式,但工作重点与力度有所不同。

在应对交通拥堵问题时,实施限行限购等“推”的举措是必要的,但应该明确这是短期举措,是在为发展绿色交通争取更多的时间,而不是长期的、根本性的举措。

过于关注道路是否畅通,就会更多地采取对小汽车进行限购、限行等治标的措施,而对如何提升公交、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的便利性、舒适性等治本的措施重视不足,在建设公交专用道这种涉及小汽车与公交车路权划分的设施时,决心和魄力也不够。

笔者认为,交通治理应构建更合理的评价指标和体系——评价指标应从拥堵指数变为平均出行时间及公交便利性、地铁舒适度等。(www.xing528.com)

若将改善出行作为战略目标,道路畅通度、小汽车行驶速度将不再是主要评价指标,更重要的应是地面公交行驶速度、地铁拥挤度、步行和骑行环境等。乘坐公交和非机动化出行的人群数量更大,其出行速度、舒适性等应被给予更多的重视。

这方面一个很好的案例是,深圳市于2015年提出了公交提速1.5战略——通过提升公交运行速度等,将公交全程出行时间(包括站外步行、候车、乘车、换乘等时间)控制在小汽车出行时间的1.5倍以内,建立了可与小汽车竞争的公交体系。

如果对战略目标、考核指标进行调整,政策措施的重点和力度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实现公交优先,切实改善步行、骑行环境,进而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