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解析小米集团的企业性质

深入解析小米集团的企业性质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小米集团招股说明书的董事长公开信部分,董事长雷军说道:“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如果再加上三年间小米集团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分别占据其总营收的13.0%,18.1%,20.5%。表22-1 小米集团2015~2017年度收入结构 单位:千元数据来源:小米集团招股说明书然而,真正契合雷军所言小米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服务业务的营收只占据了其全部营收的4.85%、9.55%、8.63%。

深入解析小米集团的企业性质

小米集团招股说明书的董事长公开信部分,董事长雷军说道:“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

从招股说明书中的营收构成显示来看,在2015~2017年中,智能手机(硬件)分别占据了其营收的80.4%、71.3%、70.3%。如果再加上三年间小米集团的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以硬件为主)分别占据其总营收的13.0%,18.1%,20.5%。以2017年为例,小米来自硬件(包括智能手机和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的营收比例高达90.8%。

表22-1 小米集团2015~2017年度收入结构 单位:千元

数据来源:小米集团招股说明书

然而,真正契合雷军所言小米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服务业务的营收只占据了其全部营收的4.85%、9.55%、8.63%。需要说明的是,在2017年,小米来自互联网服务业务的营收占比不增反降。

与此同时,招股书还显示,其投资或孵化超过210家公司,包括90多家专注于发展智能硬件以加强小米生态系统,也就是说在构成小米生态链的合作伙伴中,也有近一半的业务是硬件。

小米集团“硬件+互联网+新零售”商业模式的三个组成部分相辅相成,使公司创造一个持续并不易为竞争对手复制的商业模式,公司通过创新的硬件产品和高效的新零售渠道,积累了大量的活跃用户,再通过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广阔平台变现。

从表22-2中我们可以看出,2015年至2017年,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分别为537.15亿元,487.64亿元和805.64亿元;2017年毛利93.39亿占比为51.47%。同期,小米的IoT平台连接了1亿台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以联网设备数量口径统计,小米占全球消费物联网市场份额为1.9%,亚马逊苹果分别为1.2 %和1%。截至2018年9月,MIUI月活跃用户超过了2.24亿,用户每天使用小米手机的平均时间约4.5小时。(www.xing528.com)

表22-2 小米集团2015~2017年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情况 单位:千元

数据来源:小米集团招股说明书

2015年至2017年,小米的互联网服务收入分别为32.39亿元,65.37亿元和98.96亿元,毛利分别为20.99亿元,42.85亿元和63.44亿元。公司2015年至2017年的毛利占比分别为44%、49.35%和34.96%。

2018年前三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收入为47亿元,毛利率达到了68.4%,再次超过了智能手机,互联网服务已经成为小米的重要获利来源。此前,公司的互联网服务毛利占比近乎公司毛利的一半,此次互联网服务毛利占比再度超越智能手机毛利占比,凸显公司的互联网属性。

小米目前70%还是来自手机硬件的收入,从估值来看,如果收入模式没有改变之前,对市场来说,还是偏向于制造商,而不是互联网的企业。从简单的估值模型来看,如果70%的收入是来自硬件,估值是以手机硬件作为估值的模式进行评判。剩余30%,还有另外一部分是来自互联网的收入,这个估值会比较高一点,两者综合起来才得出真正企业估值的情况,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我们对小米估值议价会有一个参考。

小米的商业模式其实是非常符合中国制造,或者中国品牌的特色。大部分的产品和收入来源是硬件,或者新零售的业务是它主要的增速,或者说是主要的看点。所以说,它的手机或者硬件是它的基础,而新零售和互联网的增值服务则是公司未来发展增速的亮点。

综上所述,虽然小米硬件占比更高,但是小米的获利能力其实一直依赖互联网服务,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小米更倾向于是一个互联网公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