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与利润的步骤三

使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与利润的步骤三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突出边际贡献的计算变动成本法的中心问题是计算、确定企业一定期间内经营某种产品的边际贡献,从而揭示产品的盈利能力同其销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均只包括生产成本中的变动部分。③ 当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或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时,则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所确定的税前净利小于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税前净利。

使用变动成本法计算成本与利润的步骤三

知识准备

认识变动成本法

扫描二维码

观看视频: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产品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包括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即变动生产成本,而把固定性制造费用即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全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

(1)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品成本

变动成本法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只将与产品生产过程直接相联系的变动成本作为其成本构成,而把固定成本视为期间成本直接从本期收入中扣减。变动成本法正由于对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处理上的差异,决定了它在进行成本计算时,是以一定期间的全部成本按成本性态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类为基础的。其中,变动成本主要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费用和变动管理费用;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固定销售费用和固定管理费用。

(2)突出边际贡献的计算

变动成本法的中心问题是计算、确定企业一定期间内经营某种产品的边际贡献,从而揭示产品的盈利能力同其销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变动成本法的要求,期间损益的计算程序为:

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边际贡献总额

边际贡献总额-固定成本总额=税前利润总额

与此不同的是,完全成本法计算的中心问题是计算、确定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某种产品的税前利润,通常是从当期销售收入总额中扣除全部销售成本,求得销售毛利,再从销售毛利中扣除三大期间费用,求得损益。

(3)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虽然变动成本法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成本计算方法,有利于企业的成本控制,但从目前情况看,变动成本法主要还是应用于企业的内部管理,是为了对成本进行事前规划、日常控制和业绩考评,已成为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

1.利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也叫期间费用)

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只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则完全作为期间成本处理。两种成本计算法下成本的划分标准如表2-5所示。

表2-5 两种成本计算法下成本的划分标准

两种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如表2-6所示。

表2-6 两种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

注意

完全成本法是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把企业的全部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两大类,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

教你一招

在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上的差别是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主要区别,其他方面的区别均由此产生。

2.变动成本法下存货成本的计算

广义的产品有销货和存货两种实物形态。在期末存货和本期销货均不为零的条件下,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最终表现为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由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在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上各不相同,因此,产成品和在产品存货的构成内容也就不相同。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不论是库存产成品、在产品还是已销产品,其成本均只包括生产成本中的变动部分。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不会转化为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

扫描二维码

观看视频: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注意

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和其他生产成本一样,需要在已销产品与未销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把本期已销产品应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本期销售成本,未销售部分应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计入存货,递延到下期,因此,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计价由于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必然小于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期末存货计价。

做一做

威盛公司二分厂只生产一种产品,产品单价为40元/件,直接材料5元/件,直接人工9元/件,变动制造费用2元/件,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480 000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为100 000元(假定无变动销售管理费用),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全年产量为10 000件,销量为9 000件。

分别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企业的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请在表2-7中列示计算过程。(www.xing528.com)

表2-7 两种成本计算法计算的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元

3.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的计算

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对固定制造费用的补偿由当期销售的产品承担;而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对固定制造费用是由当期生产的产品分摊,按期末未销产品与当期已销产品的比例补偿。

教你一招

两种成本计算法下利润表的格式如表2-8所示。

表2-8 两种成本计算法下利润表的格式

做一做

威盛公司二分厂只生产一种产品,产品单价为40元/件,直接材料5元/件,直接人工9元/件,变动制造费用2元/件,固定制造费用总额为480 000元,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为100 000元(假定无变动销售管理费用),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

近三年产销量如表2-9所示。

表2-9 威盛公司近三年产销量 件

编制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如表2-10所示。

表2-10 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 元

请编制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如表2-11所示。

表2-11 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 元

由于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对固定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计入损益的金额会有一定差异,差异的大小取决于产量与销量的均衡程度,且表现为相向关系,即产销越均衡,两种成本计算法所计算的损益差额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只有产成品实现零存货即产销绝对均衡时,损益计算上的差异才会消失。事实上,产销绝对均衡只是个别的和相对的,不均衡才是普遍的和绝对的。

① 当生产量等于销售量或期末存货量等于期初存货量时,采用两种成本法计算的税前净利相等,但应假定各批次存货单位成本相等才成立,如果各批次存货单位成本不相等,尽管本期生产量等于销售量,计算出来的税前净利也不一定相等。

② 当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或期末存货量大于期初存货量时,则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税前利润大于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税前净利,其差额等于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减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

③ 当生产量小于销售量或期末存货量小于期初存货量时,则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所确定的税前净利小于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税前净利。其差额等于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减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制造费用。

注意

在变动成本法下,税前净利应按下列两步计算: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税前净利=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相关知识

对变动成本法的评价

(1)优点

① 变动成本法能够促使企业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采用变动成本法计算利润,在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产品销售结构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营业利润直接与产品销量挂钩,从而促使企业重视销售环节,搞好销售预测,做到以销定产,减少或避免因盲目生产而带来的损失。

② 变动成本法能够提供对企业管理层预测和短期决策有用的信息。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变动成本信息能帮助企业管理层实施本量利分析,有利于预测经营前景、规划未来。

③ 变动成本法有利于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和正确地进行业绩评价。采用变动成本法,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不受固定成本的影响,因而变动成本的升降最能反映供应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工作业绩。

④ 变动成本法能够简化成本计算。采用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造费用列作期间成本,无须在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大大简化了间接成本的分配过程。

(2)缺点

① 变动成本法不符合财务会计的产品成本概念及对外报告的要求。按照各国会计准则的要求,产品成本是指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应当包括固定制造费用。对外编制财务报表时,产品存货的计价和损益的计算都应当以完全成本为基础,而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产品存货成本不能被企业外部有关各方所认可。

② 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变动成本法以相关范围假定为前提,即假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而在长期决策中,由于涉及的时间较长,要解决诸如增加或减少生产能力和扩大或缩小经营规模的问题,再加上通货膨胀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不可能长期保持不变,甚至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必然会突破相关范围的限制,因此,变动成本法所提供的资料对短期决策非常有用,但对长期决策来说就难以胜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