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如何进行生产品种决策分析?

企业如何进行生产品种决策分析?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② 对不同业务量范围的决策结论进行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生产品种的决策分析,可以采用边际贡献分析法或者是差量分析法。做一做威盛公司现使用同一台设备可生产甲产品,也可以生产乙产品。该设备最大的生产能力为100 000小时,生产一件甲产品需要25小时,生产一件乙产品需要20小时。做一做威盛公司现有剩余生产能力30 000工时,可用于开发生产新产品。做一做威盛公司生产时需要C零件,以前一直是外购,单价18元。

企业如何进行生产品种决策分析?

知识准备

扫描二维码

了解经营决策的相关成本

短期经营决策的方法

(1)差量分析法

差量分析法是指根据两个备选方案的差量收入与差量成本的比较,求得差量损益来分析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差量分析法的分析步骤如下:

① 计算差量收入。差量收入是指两个方案预期的相关收入之差。

② 计算差量成本。差量成本是指两个方案预期的相关成本之差。

③ 计算差量损益。差量损益是指差量收入减去差量成本后的差额。在比较备选方案时,如果差量损益大于零,说明前一个备选方案要优于后一个备选方案;如果差量损益小于零,说明后一个备选方案要优于前一个备选方案。

扫描二维码

了解经营决策的无关成本

(2)边际贡献分析法

边际贡献分析法,就是通过对比各备选方案所能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大小来确定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应用条件是,各备选方案的固定成本相同,无专属成本发生。如有专属成本发生,则应从计算出的边际贡献总额中扣除,方可进行比较。

边际贡献分析法的分析步骤如下:

① 判定各方案共同固定成本是否相同。

② 分别计算各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

剩余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专属成本

当专属成本不发生或相等时,剩余边际贡献就是边际贡献总额。

扫描二维码

观看视频:决策分析的方法

③ 选择边际贡献总额或剩余边际贡献最大者为优。

(3)成本无差别点法

成本无差别点,又称成本分界点或成本平衡点,是指能使两个备选方案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

成本无差别点法的分析步骤如下:

① 对不同的备选方案计算确定成本无差别点。

② 对不同业务量范围的决策结论进行讨论。

扫描二维码

观看视频:生产对象的决策分析

1.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的决策分析

新产品开发决策,是指企业在利用现有剩余的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的过程中,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新品种中选择一个最优品种的决策。

(1)不追加专属成本时的决策分析

在新产品开发的决策中,若企业利用现有生产能力生产多种产品,一般不需要增加固定成本,也不需考虑机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生产品种的决策分析,可以采用边际贡献分析法或者是差量分析法。

做一做

威盛公司现使用同一台设备可生产甲产品,也可以生产乙产品。该设备最大的生产能力为100 000小时,生产一件甲产品需要25小时,生产一件乙产品需要20小时。两种产品的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资料如表2-22所示。

表2-22 威盛公司产品的成本构成 元

请采用差量分析法分析生产哪种产品比较有利?计算结果填入表2-23中。

表2-23 差量分析表 元

(2)追加专属成本时的决策分析

当新产品开发的决策方案中需要追加专属成本时,可通过边际贡献扣除专属成本后的余额进行评价,或者用差量分析法进行评价。

做一做

威盛公司现有剩余生产能力30 000工时,可用于开发生产新产品。现有丙、丁两种产品可供选择。丙产品的预计单价1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80元/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为5工时/件。丁产品预计单价5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35元/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为3工时/件。

生产丙产品需追加专属成本价款10 000元,生产丁产品需追加专属成本价款50 000元,请用边际贡献法判断应开发何种产品?计算结果填入表2-24中。

表2-24 边际贡献分析表

续表

注意

通过边际贡献法在研究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的决策分析中,应以备选方案提供的贡献毛益总额的大小,或单位工时所创造的贡献毛益的大小作为选优标准,而不能以产品提供的单位贡献毛益的大小来判断方案的优劣。

2.亏损产品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

(1)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分析

工业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某些产品不能适销对路或质量较差、款式陈旧等原因,造成市场滞销,仓库积压,发生亏损,并且此时若不停产亏损产品,闲置下来的生产能力无法用于其他方面,这就面临着亏损产品是否要停产的决策问题。一般人们采用边际贡献分析法来进行决策,即只要亏损产品的边际贡献大于零,就不应该停产。因为继续生产该产品,可以提供正的边际贡献,以补偿固定成本(固定成本不会因停产而减少),因此,继续生产可以使企业减少损失。

扫描二维码

观看视频:亏损产品停产或转产的决策分析

做一做

威盛公司产销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甲、乙两种产品盈利,丙产品亏损,三种产品的相关资料如表2-25所示。

表2-25 威盛公司三种产品的相关资料 元

续表

(www.xing528.com)

企业经理看到表2-25后,要求财务部门综合分析甲、乙、丙三种产品的获利情况,并作出丙产品是否应该停产的决策分析。

(2)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时,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分析

如果亏损产品停产,闲置下来的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或转产其他产品,或将设备对外出租,就必须考虑亏损产品的机会成本因素,对可供备选的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后再作出决策。

3.零部件自制与外购的决策分析

(1)零部件全年需要量确定的决策分析

在零部件全年的需要量确定的情况下,一般有自制或外购两种方法,但由于自制或外购的预期收入总是相同的,故应用差量分析法时,只计算差量成本,并从中选择成本较低的方案作为较优方案。

扫描二维码

观看动画:零部件取得方式的决策

做一做

威盛公司每年需要丁零件4 000个,若向市场购买,进货价27元/个;该公司目前有剩余生产能力能够生产该零件,经估算,每个零件直接材料15元,直接人工5元,变动制造费用3.5元,每个零件负担固定制造费用6元。不生产该零件,生产设备也无他用。

请作出该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

教你一招

在零部件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 不论是自制还是外购,固定成本总是要发生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特别是有剩余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自制方案不需要考虑固定成本。

② 如果自制需要增加专用设备,则其新增的专属成本属于相关成本。

③ 在分析时还应注意是否有机会成本存在,如果有机会成本,则应作为相关成本处理。

(2)零部件全年需要量不确定的决策分析

在零部件全年需要量不确定的情况下,当各备选方案的收入与决策不相关,相关业务量单位相同却未知,且各方案相关成本中固定成本与单位变动成本此高彼低时,可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

做一做

威盛公司生产时需要C零件,以前一直是外购,单价18元。目前工厂有剩余生产能力能够生产C零件,但每年需要增加专属成本4 000元,自制的单位变动成本是10元。

请作出该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分析。

4.产品加工程度的决策分析

有些企业生产的尚未完工的半成品,常常既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有些企业经常会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出若干种经济价值较大的联产品,有些联产品在分离后既可立即出售,也可经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因此,这类企业就会面临对上述产品究竟是直接出售还是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的决策问题。

在这类决策中,进一步加工前的半成品、联产品所发生的成本,无论是变动成本还是固定成本,都属于与决策无关的沉没成本,相关成本只包括与进一步加工有关的成本,而相关收入则包括直接出售和加工后出售的有关收入。对这类决策问题,采用差量分析法比较简便。

扫描二维码

观看视频:产品加工程度的决策分析

做一做

威盛公司每年生产甲半成品10 000件,销售单价60元,单位变动成本30元,全年固定成本总额20万元。若把甲半成品进一步加工为乙产品,则每件需增加变动成本20元,乙产品的售价90元。假设企业具备进一步加工的能力,该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但进一步加工需要追加60 000元的专属成本。差量损益计算表如表2-26所示。

请作出该半成品是直接出售还是继续加工的决策。

扫描二维码

观看动画:覆水难收的故事

表2-26 差量损益计算表 元

5.不同生产工艺技术的决策分析

企业对同一种产品或零件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案进行加工,其成本往往相差悬殊。采用先进的工艺方案,产量、质量肯定会大大提高,但需要使用高精度的专用设备,其单位变动成本可能会较低,而固定成本则较高。采用较为落后的工艺方案,往往只需使用普通的设备,其单位变动成本可能较高,而固定成本则较低。在进行决策分析时,要以生产产品的数量是否确定为依据,如果生产产品的数量是确定的,可采用差量分析法;如果生产产品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则应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

做一做

威盛公司生产某种型号的齿轮,可使用普通铣,也可以使用数控铣。普通铣每个齿轮加工费(变动成本)为1.75元,一次调整准备成本(固定成本)为25元;数控铣每个齿轮加工费1元,一次调整准备成本100元。

请作出使用何种类型的铣床进行加工的决策。

6.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特殊价格是指低于正常价格甚至低于单位产品成本的价格。企业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订单,如低于正常价格的订货请求、重要关系客户的特殊要求等都是特殊订单的例子。在企业尚有一定的剩余生产能力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如果其他企业要求以较低的价格追加订货,企业是否考虑接受这种追加订货,这应视情况而定。

(1)追加订货量小于或等于剩余生产能力的决策分析

当企业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完成追加订货的生产,不妨碍正常订货的完成,而且在接受追加订货不追加专属成本,剩余生产能力又无法转移时,只要特殊订货的单价大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就可以接受追加订货。

扫描二维码

观看视频:特殊订单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做一做

威盛公司甲产品的生产能力为20 000件,销售单价30元,目前正常订货量为16 000件,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目前甲产品的单位成本为24元,其中直接材料10元,直接人工5元,变动制造费用3元,分摊的固定制造费用6元。

现有一客户只愿意支付22元预订2 000件产品,应不应该接受此订单?

(2)追加订货量大于剩余生产能力的决策分析

当追加订货量大于剩余生产能力时,此时接受追加订货必然会妨碍正常订货的完成,在决策分析时,应将追加订货而减少的正常收入作为追加订货的机会成本。当企业剩余生产能力能够转移时,转产所能产生的收益也应作为追加订货方案的机会成本。若追加订货需要增加专门的固定成本,则应将其作为追加订货方案的专属成本。

做一做

威盛公司D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20 000件。目前产量是15 000件,单位成本146元,具体构成如表2-27所示,市场价格每件280元。销售经理刚收到一份订单,订货量6 000件,订货价格每件140元,他就这一意向请示了总经理。

表2-27 威盛公司D产品的成本构成

总经理了解了产品的成本资料后,说:“这价格太低了,比我们每件的成本146元还低,特别设计还要花费20 000元,订单量也超出了我们的生产能力,不能接受。”

如果不接受这个订单,企业的生产能力也别无他用,请你根据以上情况对此订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为总经理的决策提供依据。特殊订单差额损益计算表如表2-28所示。

表2-28 特殊订单差额损益计算表 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