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给员工设计合适的奖励:边际效应

如何给员工设计合适的奖励:边际效应

时间:2023-06-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边际效应”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边际效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会随着“边际”的增加而逐渐递减。应对激励中存在的边际效应递减现象是企业领导者面临的挑战之一。总之,领导者在会议上给予员工的奖励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了会使边际效用递减,太少了会起不到作用,正确的做法是要恰到好处。

如何给员工设计合适的奖励:边际效应

边际效应”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通俗的解释就是:当人们向往某事物时,就会投入很多情绪,而第一次接触到此事物时情感体验最为强烈,但是,随着第二次、第三次等接触次数的增多,感觉会越来越淡,最后一步步趋向乏味。在这里,“边际”的含义可以理解为“额外增加的量”。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事例来说明:一个人在水果摊买了3斤苹果,在装袋子的时候摊主又额外拿出一个苹果送给顾客,这个额外增加的苹果所带给顾客的心理满足就是边际效用。

“边际效应”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会随着“边际”的增加而逐渐递减。例如,当你特别饿的时候,有人为你端来一盘包子,吃第一个的时候,你的感觉好极了,认为这个包子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而吃得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他的包子就起不到任何效用了。

关于边际效用递减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罗斯福曾经3次连任美国总统,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他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让记者吃,记者吃下去,总统又拿出第二块,记者勉强吃下去,没料到总统紧接着拿出第三块三明治,记者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笑着说:“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

边际效用的应用可谓相当广泛。作为企业的领导者,会经常碰到需要鼓励下属的时候,这时就需要注意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调整自己的策略,不能盲目进行,而应做到恰到好处。例如,你准备通过涨工资来鼓励下属。如果你给3000元月薪的人增加1000元的工资,他们肯定会非常高兴,而如果你给6000元月薪的员工同样增加1000元,对他们的激励效果就会比前者差很多,所以似乎给低收入的人增加月薪对公司更有利;另外,要注意的是,经常只靠增加薪水来维持员工的工作热情效果不一定会很好。第一次给下属涨薪1000元,他们一般都会非常激动,大大增加了工作热情;而第二次涨薪1000元后,员工虽然很激动,但只会增加一些工作热情;第三次涨薪1000元后,员工也许会有点激动,但增加的工作热情可能微乎其微;第四次……最后的结果是:涨薪已经没什么效果,而成本压力却在节节上升。

应对激励中存在的边际效应递减现象是企业领导者面临的挑战之一。那么,作为领导者,应该如何奖励员工,才能以此来激励员工奋发向上,更好地收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呢?

1.物质激励一定要适度

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告诉我们,当物质激励的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其边际效用就会呈现递减趋势。由此可见,物质激励虽然有效,但是其作用也是有限的。因此领导者在实施物质激励的时候一定要适度。

2.正负激励相结合(www.xing528.com)

在激励下属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正向激励,也不能一味地负向激励。一味地正向激励容易让下属变得浮躁、骄傲,而一味地负向激励则会令被激励者沮丧懊恼,对工作失去斗志,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正负激励相结合。

3.激励的量应该渐增

对下属进行激励时,要学会逐步增加分量,这样才会起到强化的作用,从而增加激励效应的持久性。如上面的例子所说,如果你想达到第一次涨薪1000元相同的效果,第二次可能就要涨2000元,而第三次需要更多。或者你也可以采取其他的激励措施,比如第二次不涨工资,而是安排下属去参加培训,或者给他一个好的学习机会等,而第三次可以对其在职位上进行提升,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花费可能相当,但由于手段不同,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薪酬发放的方式有讲究

作为一名领导者,要想让下属保持工作的积极性,并保证激励的及时性,且提高激励的效果,就要在给他们发薪酬时,缩短支付的时间间隔,因为支付的时间间隔越短,与员工绩效的关系就越密切,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就越明显。因此,领导者应该多对下属进行观察,当发现对方士气有所下降时,就及时给予一些奖励。

此外,领导者还要知道,大规模的奖励不如频繁的小规模奖励更为有效,而且只有减少常规定期奖励,增加不定期奖励,才会让员工有更多的惊喜,才能增加激励效果。

总之,领导者在会议上给予员工的奖励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了会使边际效用递减,太少了会起不到作用,正确的做法是要恰到好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