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业生态化的典型情形分析

产业生态化的典型情形分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体来讲,分情况分析投入、占用及排放三要素自身变化情况,以及三者相互作用对产出影响趋势,得到三种典型情形。我们将此种情形下的产业生态化转型状态简称为转型过渡型。图3—2产业生态化转型的IOOE模型分析图资料来源:作者绘制。下文中国工业生态化分析,将结合工业部门的实例,对中国工业整体及区域生态化转型进行详细实证分析。

产业生态化的典型情形分析

通过上述理论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生态约束条件下,经济产出增长的情况依赖于另外三种要素增长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将综合运用雷达图分析方法,将四个要素在同一图形中描绘出来,更加直观地对产业生态化转型进行分析。具体来讲,分情况分析投入、占用及排放三要素自身变化情况,以及三者相互作用对产出影响趋势,得到三种典型情形。

1.情形1:该情形下,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投入大量的资源、能源、资本及劳动,但受限于固有的生产技术,生产活动带来了大量的生态包袱及污染物排放,产出也不高。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形下,占用及污染物排放的年均下降率均小于零(m<0、d<0),二者对产出作用力均为负值(gO1<0、gE<0),并且以二者占用的阻碍作用为主导,产出低下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少(gO2=gI+gO1+gE<0)。由于该情形下产业发展呈现出传统工业经济下高投入、高占用、高排放、低产出的特征,故将此种情形下的产业生态化转型状态简称为工业文明型。

2.情形2:该情形下,为了满足持续增长的物质需求,产业的物质生产投入持续增加。但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能源效率的提高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投入带来占用及污染物排放虽会虽投入增加而增长,但增速变慢,产出却以更加明显的趋势增长。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形下,占用及污染物排放的年均下降率均小于零(m<0、d<0),二者对产出作用力均为负值(gO1<0、gE<0),但由于此时投入对产出的拉动作用(gI>0)足以低效占用及排放所带来的阻碍作用,产出以一定的增长率增加(gO2=gI+gO1+gE<0)。我们将此种情形下的产业生态化转型状态简称为转型过渡型。

3.情形3:该情形下,随着资源稀缺、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日益先进的生产及生活模式使得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和谐统一成为可能。此时,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投入量减少,由此带来的占用及污染物排放也随之减少,协调发展的经济与生态系统中,产出以更加生态化的方式增加。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形下,占用及污染物排放的年均下降率大于零(m>0、d>0),二者对产出作用力均为正值(gO1>0、gE>0)。投入、占用及排放三者共同促进产出大幅增长(gO2=gI+gO1+gE>0)。这种情形下,产业在生态约束条件下发展,故将此时产业生态化转型状态称为生态文明型。

将产业生态化的这三种典型情形在图形中表示,具体如下图3—2所示。(www.xing528.com)

图3—2 产业生态化转型的IOOE模型分析图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综上所述,通过对投入、占用、产出与排放四个要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将产业生态化转型概括为这样一个路径过程:产业从最初的情形1经过情形2的演变逐步向情形3转变,产业生态化从工业文明型历经转型过渡型最终走向生态文明型。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化转型的IOOE模型,我们可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①通过计算某个国家(地区)某一时点年份的某个或某些产业的投入、占用、产出、排放结果,静态测度该国家(地区)该时点相应产业发展的生态化类型或状态;②通过计算某个国家(地区)序列年份的某个或某些产业的投入、占用、产出、排放结果,动态考察该国家(地区)该时点相应产业发展的生态化类型或进程。下文中国工业生态化分析,将结合工业部门的实例,对中国工业整体及区域生态化转型进行详细实证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