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整体生态化分析

整体生态化分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投入、占用、产出与排放四维因素角度,运用IOOE模型下典型情形,对2003—2012年中国工业生态化转型过程进行分析。从表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中国工业生态化转型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图4—62003—2012年中国工业生态化转型经济与生态效应指数资料来源:作者经统计数据计算结果所绘。

整体生态化分析

4.2.2.1 典型情形分析

通过基础数据的收集并依据前文第三章论述计算方法,表4—2给出中国工业最终投入、占用、产出、排放总量计算结果。

表4—2 2003—2012年中国工业部门投入、占用、产出、排放汇总表[3]

续表

数据来源:经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从投入、占用、产出与排放四维因素角度,运用IOOE模型下典型情形,对2003—2012年中国工业生态化转型过程进行分析。但由于上述四个要素的原始数据存在单位及量纲大小的差异,无法直接对四者进行比较分析。因此,本书在对产业生态化转型进行分析之前选取均值化方法(张卫华,2005),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处理后的结果如下表4—3。

表4—3 标准化后的投入、占用、产出、排放数据表

数据来源:经统计数据计算所得。

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产业生态化分析,得出如下图4—5结果。

图4—5 2003—2012年工业生态化转型的IOOE模型分析图[4]

资料来源:作者经统计数据计算结果所绘。

综合图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2003—2012年间中国工业投入、占用、产出与排放量呈两种变化趋势:2003—2007年间,投入、占用、产出、排放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增幅有所不同,其中增幅最大的为产出,年均增长率达到23.29%,其次为投入,年均增长21.54%,占用年均增长15.97%位于投入之后,排放增长最小为3.55%;2008—2012年,投入、占用与产出继续增长,但增速放缓,排放则由增长转为减小,年均增长分别为14.59%、4.33%、14.31%、-1.11%。

②将投入、占用、产出、排放呈现的这种变化特征与前文所构架的IOOE模型下三种典型情形对比分析,可以看出2003—2012年间中国工业生态化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www.xing528.com)

第一阶段为2003—2007年,投入、占用、产出与排放逐年增长,工业生态化转型与模型中情形1向情形2(四指标均增加,但产出增加更快)转变一致,这说明中国工业生态化发展已经跨越了传统工业文明时代下的“三高一低”阶段,以明显增长的产出趋势向情形2中的转型过渡型转变。

第二阶段为2008—2012年,投入、占用与产出继续增长,但增速变缓,排放从增长转为减少,生态化转型特征逐渐向生态文明型情形靠近,尽管前三者的变化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减少,但这种变化趋势意味着中国工业生态化已经逐步开始向生态文明型迈进。

③从投入、占用、产出、排放角度对中国工业生态化状态及进程分析的实证结果表明,产业生态化转型过程中确会出现投入、占用、产出、排放均增加,但产出增加幅度高于其他三者的典型“转型过渡型”,也会出现排放指标负增长的接近典型“生态文明型”的发展形态,这也从实证角度证明产业生态化IOOE模型提出的合理性。

4.2.2.2 指标分析

在前文对中国工业生态化转型典型情形分析的同时,通过投入生产力、占用生产力、排放生产力、投入排放比、占用排放比与投入占用比六个指标值的计算,得出工业生态化转型六个指标值,计算结果如下表4—4。

表4—4 产业生态化分析指标值[5]

数据来源:经统计数据计算结果所得。

依据产业生态化指标表,选用改进熵值法(杨万平,2008)对产业生态化进行指标分析。第一步,将上述指标值按公式进行标准化,xij表示样本i(i=1,2,…,6)第j(j=1,2,…10)年的指标值,xmax(j)表示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xmin(j)为第j项指标的最小值,x'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第二步,计算指标比重;第三步,计算第j年熵值;第四步,计算第j年差异系数gj=1-ej,差异系数大小表示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性;第五步,计算指标权重ωj=;第六步,计算相应指数。按照此步骤,对中国工业生态化转型指标分析,得出工业生态化转型指数如下表4—5。

表4—5 2003—2012年中国工业生态化转型指数

数据来源:经统计数据计算结果所得。

从表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中国工业生态化转型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更完整地解释在生态化转型过程中,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各自变化情况,我们分别计算出了经济效应与生态效应指数,最终并得出产业生态化转型经济与生态效应指数。如图4—6。

经过计算可以得出,2003—2012年间中国工业生态化的经济效应指数与生态效应指数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除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经济效应有所下降),经济效应指数年均增长率为5.04%,低于经济效应指数的5.24%。结合图4—6我们不难发现,工业生态化转型过程中经济效应指数曲线整体上位于生态效应指数曲线之上(2009年特殊情况除外),但生态效应指数曲线拥有比经济效应指数曲线更大的斜率,经济与生态效应指数的增长带动整个工业向生态文明型迈进。

图4—6 2003—2012年中国工业生态化转型经济与生态效应指数

资料来源:作者经统计数据计算结果所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