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导线测量方法及应用领域分析

导线测量方法及应用领域分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区域平面控制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市地区、公路等控制测量。将测区内的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连续折线,称为导线。导线测量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长和各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导各边的坐标方位角,进而求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无定向附合导线。由于支导线只具有必要的起算数据,缺少对观测数据的检核。

导线测量方法及应用领域分析

导线测量是建立小区域平面控制常用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用于带状地区、隐蔽地区、城市地区、公路等控制测量。将测区内的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连续折线,称为导线。这些转折点(控制点)称为导线点。相邻导线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导线边长。相邻导线边之间的水平角,称为转折角。导线测量是依次测定各导线边长和各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导各边的坐标方位角,进而求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

根据测区的不同情况和要求,导线布设的基本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和支导线,如图3-5-1所示。图中A、B、C、D为高级控制点(已知点),1、2、…、10为布设的导线点(待定点),构成各种形式的导线。

图3-5-1 导线网的布置形式

1.闭合导线

以高级控制点A为起始点,以AB边的坐标方位角αAB为起始边方位角,布设A—1—2—3—4—A点,即从A点出发仍回到A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称为闭合导线。闭合导线本身具有严密的几何条件,因此,可以对观测成果进行一定的检核,通常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

2.附合导线

导线点两端连接于高级控制点B、C的称为附合导线。随着两端连接已知方位角的情况不同,再分为双定向附合导线、单定向附合导线和无定向附合导线。(www.xing528.com)

(1)双定向附合导线。导线路线A—B—5—6—7—C—D两端联测AB和CD已知边,其已知方位角αAB和αCD也均可用于导线的定向,故称为双定向附合导线。由于其本身的已知条件,该形式同样具有对观测成果的检核作用,因此,双定向附合导线是在高级控制点下进行控制点加密的最常用的形式,一般就简称为附合导线。

(2)单定向附合导线。导线线路A—B—5—6—7—C仅能在B点一端联测AB边的已知方位角αAB,取得导线计算的定向数据,但不能检核导线的转折角,故称为单定向附合导线。由于从已知点A附合到另一已知点C,故对于导线的坐标计算仍可进行检核。

(3)无定向附合导线。导线线路B—5—6—7—C两端联测已知点,但均未能联测已知方位角,缺少导线计算的直接定向数据,故称为无定向附合导线(简称无定向导线)。导线计算时可以用间接计算的方法取得定向数据,并有闭合边(起点和终点的连线)长度的检核。

布置附合导线从双定向到无定向是由于缺少可以定向的已知点,虽然都可以计算出导线点的坐标,但其点位精度也会随定向数据的减少而有所降低。

3.支导线

从一个高级控制点C和CD边的已知方位角αCD出发,延伸出去的导线C—8—9—10称为支导线。由于支导线只具有必要的起算数据,缺少对观测数据的检核。对于图根导线,一般规定支导线的点数不超过3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