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使用PROFIBUS-DP连接DX实现通信

使用PROFIBUS-DP连接DX实现通信

时间:2023-06-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PROFIBUS-DP协议的从站和从站之间的DX通信的必要条件,首先是从站要有数据发送给主站,换句话说,从站要有输出区对应主站的输入区。PROFIBUS-DP通信是通过一个主站依次轮询从站的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该方式称为MS模式,基于PROFIBUS-DP协议的DX通信模式是在主站轮寻从站时,从站除了将数据发送给主站外,同时还将数据发送给在STEP7中组态的其他从站。以同样的方式组态另一个从站,使两个从站同在一条PROFIBUS-DP网络上,选择PRO-FIBUS站地址为4。

使用PROFIBUS-DP连接DX实现通信

基于PROFIBUS-DP协议的从站和从站之间的DX(Direct Date Exchange)通信的必要条件,首先是从站要有数据发送给主站,换句话说,从站要有输出区对应主站的输入区。其次从站要是智能从站,如S7-300站、S7-400站、带有CPU的ET200S站和ET200X站等,旧版本的从站或主站CPU不支持DX通信功能,判断一个从站CPU是否支持DX通信,首先,新购买的CPU是肯定支持DX通信功能的,其次,可用编程软件STEP7组态一下,如果可以组态,说明该CPU支持DX通信。

PROFIBUS-DP通信是通过一个主站依次轮询从站的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该方式称为MS(Master Slave)模式,基于PROFIBUS-DP协议的DX通信模式是在主站轮寻从站时,从站除了将数据发送给主站外,同时还将数据发送给在STEP7中组态的其他从站。数据通信结构如图5-67所示。下面将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相关组态和数据通信区的定义。

软件和硬件需求:

软件:STEP7 V5.2。

硬件:PROFIBUS-DP主站选用S7-400 CPU414-3DP;两个从站选用S7-300 CPU315-2DP和CPU314C-2DP;MPI网卡为CP5611;PROFIBUS电缆及接头。

978-7-111-46009-1-Chapter05-68.jpg

图5-67 数据通信结构图

硬件连接:在该实例中,S7-400做主站,两个S7-300作从站。在硬件连接之前,首先将上位机的MPI接口分别和3个CPU站点的MPI接口连接,进行初始化。然后用PROFI-BUS电缆将S7-400和-S7-300 CPU的DP相连,S7-400为主站,两个S7-300为从站的网络配置如图5-68所示。

978-7-111-46009-1-Chapter05-69.jpg

图5-68 网络配置图

(1)组态S7-300从站

打开STEP7,新建一个项目,将该实例起名为PROFIBUS_DP_DX,原则上是首先组态从站。

1)组态两个S7-300从站,选中项目并单击右键,依次选择Insert New Object→SIMATI C 300 Station来插入S7-300站点,如图5-69所示。

建立S7-300之后,双击Hardware图标,组态机架和CPU,插入CPU315-2DP时,新建一条PROFIBUS网络,设置站地址参数。在Address栏配置CPU315-2DP的站号,本例中CPU315-2DP的PROFIBUS地址为3。单击Properties在Networksetting中设置传输速率和总线行规,本例中选择DP行规,传输速率选择1.5Mbps,如图5-70所示。如网络中使用了中继器、OBT和OLM等网络元件,则可单击Option按钮添加,然后单击OK按钮确认。

978-7-111-46009-1-Chapter05-70.jpg

图5-69 插入S7-300站点窗口

978-7-111-46009-1-Chapter05-71.jpg

图5-70 设置站地址参数窗口

2)双击DP栏组态操作模式和从站通信接口区,在Operation Mode菜单中选择从站模式,如果使用PROFIBUS网卡编程,如CP5611可以激活从站的编程功能,这样在PROFI-BUS网络上可以同时对主站和从站编程,诊断地址选用缺省值即可,选项如图5-71所示。

978-7-111-46009-1-Chapter05-72.jpg

图5-71 选择从站模式窗口

3)进入菜单Configuration组态从站通信接口区,单击New键,加入一栏通信区,每栏通信区的最大数据长度为32B,在本例中分别添加输入区一栏和输出区一栏各10B,开始地址为0,在Consistency中选择Unit,如选择All,则主站和从站都需要调用SFC14、SFC15对通信数据进行打包、解包,参数组态如图5-72所示。

以同样的方式组态另一个从站,使两个从站同在一条PROFIBUS-DP网络上,选择PRO-FIBUS站地址为4。

(2)组态S7-400主站

在右侧区域单击右键,在弹出下拉菜单中选择SIMATIC 400 Station插入400站点,在屏幕右侧窗口会显示出相应的S7-400站,如图5-73所示。

978-7-111-46009-1-Chapter05-73.jpg

图5-72 参数组态窗口(www.xing528.com)

978-7-111-46009-1-Chapter05-74.jpg

图5-73 插入400站点窗口

双击Hardware图标,组态机架、电源模块和CPU模块,插入CPU414-3DP模块时,选择与从站相同的PROFIBUS网络,并设置站地址参数,本例中CPU414-3DP的PROFIBUS地址为2。组态完成后单击OK确认,出现PROFIBUS网络如图5-74所示。

在S7-400的HW Configuration组态界面右侧选择PROFIBUS-DP,在Configured Stations中选择CPU31x,将其拖到左侧的PROFIBUS总线上,如图5-75所示。

978-7-111-46009-1-Chapter05-75.jpg

图5-74 PROFIBUS网络窗口

978-7-111-46009-1-Chapter05-76.jpg

图5-75 选择CPU31x窗口

在弹出的DP Slave Properties对话框中,出现已经组态好的两个从站。选择其中一个CPU,单击Connect,将其连接到PROFIBUS网络上,然后以同样的方法连接另一个从站。若要从网络上断开站点,则选择Disconnect即可。连接完成后再为两个S7-300从站设置与其对应主站的I/O接口区,例如,要设置地址为3的CPU315-2DP的I/O接口区,双击3#站,在弹出的DP Slave Properties的Configuration栏中单击左键,如图5-76所示。

978-7-111-46009-1-Chapter05-77.jpg

图5-76 DP Slave Properties对话框

分别组态主站的通信地址区,对应规则为主站输出对从站输入,主站输入对从站输出,如图5-77所示。然后以同样的方法组态4#从站对应主站的通信接口区。

978-7-111-46009-1-Chapter05-78.jpg

图5-77 通信地址区窗口

组态完成后对应的通信地址如下:

主站CPU414-33#从站CPU315-2DP

IB0~IB9←QB0~QB9

QB0~QB9→IB0~IB9

主站CPU414-34#从站CPU314C-2DP

IB10~IB19←QB0~QB9

QB10~QB19→IB0~IB9

(3)组态DX通信区

上面的组态过程仅是PROFIBUS-DP的MS通信模式,只有上面的工作完成后才能进行DX模式组态。在本节的开始已经介绍过DX的通信方式,在主站轮询从站读取数据时,从站广播发送数据给主站和指定的从站,那么这个从站称为Publisher,接收数据的从站称为Recipient,在此以3#从站作为Publisher,以4#从站作为Recipient,双击4#从站新建一栏通信数据,这时在Mode下可以选择MS或DX方式,选择DX模式,在Publisher地址中会出现3#站,如果还有其他的智能从站在同一条PROFIBUS网络上也会出现这些站号,本例中因为只有两个从站,所有4#从站的Publisher站只有3#站。在下面的选择中要注意Publisher的Address type为Input,Address可选择,这里都是指Publisher对应主站的Address type和In-put,从上图可以看到3#站发送给主站数据对应主站的接收区为IB0~IB9。如果在Input区选择0,则Recipient 4#从站将接收主站地址IB0~IB9,也就是3#从站Publisher QB0~QB9的数据,如果选择4,则接收3#从站Publisher QB4~QB9的数据,也就是说Recipient可以有选择地接收Publisher的数据。参数组态如图5-78所示。

978-7-111-46009-1-Chapter05-79.jpg

图5-78 参数组态窗口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到,当主站轮询3#从站时,3#从站发送QB0~QB9到主站IB0~IB9中,同时发送QB4~QB9的6B信号到4#从站IB10~IB15中,这里容易弄混淆的地方就是Publisher的地址区,站地址是从站地址,通信区却是主站的。如果数据的连续性参数选择All,Publisher从站发送的数据都是以整个数据包的形式发送的,即使Recipient从站选择接收Publisher从站1B的数据也必须调用SFC14。在上面例子中3#从站和4#从站都可以同时作为Publisher和Recipien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