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异步时序逻辑综合优化方案推荐

异步时序逻辑综合优化方案推荐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8 增加内部继电器后各节拍输入、输出对应关系2.梯形图逻辑综合过程唯一性原则给梯形图正常工作设置了约束,但也给梯形图设计提供了入门依据。表2-9就是对表2-10检查后建的相混表。以上工作可借助集合运算求解,实现算法化。在使用锁存指令时,其S电路的特解及一般解,与起动电路的有关逻辑表达式相同。

异步时序逻辑综合优化方案推荐

1.异步时序逻辑正常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触点电路(组合逻辑)输出取值对应于它的逻辑条件是唯一的。要想用相同的逻辑条件产生不同的输出,是不可能的。这是触点电路工作的唯一性规律。设计这样电路必须遵守这个规律,即唯一性原则。

继电器电路(PLC梯形图程序可与其对应),也即PLC的异步时序逻辑,其输出或内部器件的取值对应于它的输入条件不是唯一的。因为它有自身反馈。但是,它的输出可分解为起动与保持两个部分。这两者又都是触点电路(组合逻辑)。所以,为了它能正常工作,这两部分分别也应遵守唯一性原则。具体讲:

对起动电路,其起动节拍不能与所有OFF节拍的相同。否则就会出现不该起动而起动。

对保持电路,其断电节拍不能与所有ON节拍的相同。否则就会出现不该断电而断电。

所设计的通电表如不满足这个唯一性原则,也称逻辑条件相混。可适当增加内部器件,把相混分开。

这里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个原则,如要求设计一个时序电路,其要求是用输入点AA(用符号地址,下同)控制输出“工作”,各节拍的对应关系见表2-7。到第4节拍时,电路又复原,回到原始状态。显然,这个设计就是对图2-8分析的反问题。

2-7 各节拍输入输出对应关系

978-7-111-56641-0-Chapter03-19.jpg

从表2-7知,这里的1和3两个节拍,逻辑条件相同,但1节拍要求“工作”为1、起动,而3节拍又不要求“工作”为0、不允许起动,这种矛盾的要求,若没有增加内部器件是无法实现的。从断电检查,2和4节拍也有类似的情况。

为了排除这个相混,则要加一个内部器件“b”,其通断电过程,如表2-8所示。由于这时“工作”与“b”可互为条件,所以,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对“b”,它的通断电都不相混,因而这个通电表也就不相混了。

2-8 增加内部继电器后各节拍输入输出对应关系

978-7-111-56641-0-Chapter03-20.jpg

2.梯形图逻辑综合过程

唯一性原则给梯形图正常工作设置了约束,但也给梯形图设计提供了入门依据。以下介绍的编程就是从分析唯一性原则入手的。

(1)初列通电表

根据设计要求,按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初列通电表。这个表也称原始通电表。用它可反映输出与输入在各个节拍的对应关系。这个表是不难设计的,因为它仅是设计要求的“表格化”而已。

(2)唯一性设计

对已建立的原始通电表进行唯一性检查,如不满足唯一性原则,可适当增加内部器件,以得到一个合乎唯一性原则的通电表。具体做法如下:

1)依次对,在原始通电表中的每一输出点的起动与断电进行唯一性检查:

把所有起动节拍的逻辑条件与所有不工作(OFF)节拍的逻辑条件进行比较,看是否存在相混;把所有断电节拍的逻辑条件与所有工作(ON)节拍的逻辑条件进行比较,看是否存在相混。

若有,建相混表。这个表可附在原始通电表右侧,亦即原始通电表的扩展。将逻辑条件相同者分成一组,占一列,用英文字母命名,起动(或断电)节拍处标写大写字母,其它与逻辑条件相混的节拍标与其同名的小写字母。然后,在同名的大小写字母间的节拍画上竖实线,其余的画上竖虚线。画时,应把第1节拍看作最后一个节拍的次拍。这主要因为电路总是要循环工作的,故需做这么处理。表2-9就是对表2-10检查后建的相混表。

2-9 经检查后所建的相混表

978-7-111-56641-0-Chapter03-21.jpg

2)在各组的实线处建立分界线,以便把相混的情况区分开。为了节省内部器件,最好“一线多用”,即用一个分界线,能区分尽可能多的组的相混。以上工作可借助集合运算求解,实现算法化。

3)分界线是靠增加内部器件实现。如新增的内部器件在分界线之前为OFF,而之后为ON,并把它作为因子,加入到相应的逻辑条件中,显然,这一对对的相混也不再有了。

4)既然分界线是靠增加内部器件建立,那么就还要对它的启动与断电逻辑条件也要作相混检查。办法同前。

5)如新增的内部器件也存在相混,则也要再建分界线。以至于还要再查、再建,直到不再有相混为止。

所增加的内部辅助器件在分界线处,从OFF变为ON,而到了最后一个节拍,再使其从ON变为OFF。这样虽然多用了内部辅助器件,但逻辑关系简单。由于PLC几乎有海量的内部辅助器件,故是可取的。

(3)列写逻辑式子(www.xing528.com)

根据通电表列写各输出点及内部器件的逻辑式子。分起动电路及保持电路分别进行。对运用锁存指令的,起动电路即为S电路;保持电路去掉自身触点的因子,而后再取反,即为R电路。

1)求起动电路逻辑表达式。其逻辑要求是:起动节拍的逻辑条件应为1,无电节拍应为0,其它节拍可任意。表达式可分为特解和一般解。特解仅对起动节拍进行分析,求其为1时的逻辑条件;一般解还把无关项(可任意取值的项)也考虑进去。特解为

978-7-111-56641-0-Chapter03-22.jpg

式中 N——起动次数;

AQi——起动节拍,当前输入;

MQi——起动节拍的其它元件状态组合;

一般解为

978-7-111-56641-0-Chapter03-23.jpg

式中 Q——所有OFF节拍的总数;

AWR·MWR——OFF节拍的逻辑条件。

一般讲,特解含的因子多,所用的触点多,一般解可能简单些,但也可能包含多余的项。正确的选择是化简一般解,并从中挑选出含特解的项。但要确保,起动节拍的当前输入成为必备的因子。否则无法进入本节拍。

2)求保持电路逻辑表达式。其逻辑要求是:断电节拍的逻辑条件为0(对锁存指令的R电路,则为1),ON节拍为1(R电路,为0),其它的可以任意取值。也分为特解与一般解。特解仅考虑ON节拍的条件,一般解还考虑任意项。特解式为

978-7-111-56641-0-Chapter03-24.jpg

式中 P——所有为ON的节拍数;

Arj·M——为ON的节拍的逻辑条件;

J——求解元件自身接点,即自保接点。

一般解为:

978-7-111-56641-0-Chapter03-25.jpg

式中 N——断电次数;

ADi——断电节拍的当前输入;

MDi——断电节拍的其它元件状态组合;

J——求解元件自身接点,即自保接点。

化简时,同样也是先化简一般解,然后选含特解的项。但,断电节拍的当前输入的反,也总要成为必备的因子。否则也无法进入本节拍。

在使用锁存指令时,其S电路的特解及一般解,与起动电路的有关逻辑表达式相同。其R电路表达式为,除去J后的非,并将特解与一般解互换。即,特解为一般解为:978-7-111-56641-0-Chapter03-26.jpg

978-7-111-56641-0-Chapter03-27.jpg

式中右边各项含义与保持电路表达式中的各项含义相同。

(4)逻辑化简、列写指令、画梯形图

逻辑式子化简实际是数字逻辑问题。除了代数法,还有很多方法,如卡诺图法、Q—M法、n—立方体法等。实质都是先求出最大蕴含项,然后,再找出必要质(最大)蕴含项,之后,进行列消去,再不能消去时可任取。有了最简的表达式,则可列写指令或画梯形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