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逆变电路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逆变电路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3-24所示是电流型单相全桥、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拓扑结构。这些拓扑结构是逆变器最基本的拓扑结构形式。图3-24 电流型逆变电路主要拓扑结构就储能效率而言,由于电感寄生电阻的损耗较大,一般认为电容优于电感。

逆变电路的基本结构与原理

如前所述,逆变器拓扑结构主要是从直流侧电源的性质划分的。直流侧是电压源,称为电压型逆变电路,又称为电压源型逆变电路(Voltage Source Invert-er,VSI)。直流侧是电流源,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又称为电流源型逆变电路(Current Source Inverter,CSI)。从相数上分,又可以分为单相、三相和多相等。图3-23所示分别是电压型单相半桥、单相全桥、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拓扑结构。图3-24所示是电流型单相全桥、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拓扑结构。这些拓扑结构是逆变器最基本的拓扑结构形式。

978-7-111-47389-3-Chapter03-61.jpg

图3-23 电压型逆变电路主要拓扑结构

电压型逆变电路具有以下特点:①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大电容,因此直流侧电压基本无变化,直流回路呈低阻抗;②由于直流侧电压源的钳位作用,交流侧输出电压为矩形波,与负载阻抗无关,负载阻抗影响的是交流侧输出电流;③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向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电路各开关器件都需反并联二极管。

电流型逆变电路具有以下特点:①直流侧串联大电感,相当于电流源,因此直流侧电流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高阻抗;②电路中开关器件的作用仅是改变直流电流的流通路径,因此交流侧电流输出为矩形波,与负载阻抗无关,负载阻抗影响的是交流侧输出电压;③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感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因为反馈无功能量时直流电流并不反向,因此不需要给器件反向并联二极管。

978-7-111-47389-3-Chapter03-62.jpg(www.xing528.com)

图3-24 电流型逆变电路主要拓扑结构

储能效率而言,由于电感寄生电阻的损耗较大,一般认为电容优于电感。但随着超导材料的发展,超导储能技术日益成熟,在不远的将来,作为电感元件的超导线圈的储能效率会有大幅度提升。在电容方面,超级电容已经开始工业化应用,在储能效率和动态响应方面与超导线圈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电压型变流器的直流侧并联大电容,能够很好地抵御由电网干扰带来的直流电压波动,因而受电网干扰的影响较小,能够适应于波动较大的弱电网工况。电流型变流器抵御电网波动的能力较低,当电网电压的波动超过±10%时,变流器就应停止工作。因此不能应用于电网电压波动较大的场合。

在中、小功率场合,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特别是储能元件和开关器件的效率、体积和成本,电压型变流器是更适宜的电路拓扑;在大功率场合,电流型变流器则是较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