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装接线图的相对编号法应用

安装接线图的相对编号法应用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安装接线图上,二次接线通常都采用“相对编号法”。所谓“相对编号法”就是甲、乙两个设备需要互相连接时,我们在接至甲设备的导线端编写上乙设备的标号,而在接至乙设备的导线端编写上甲设备的标号,因为编号是相互对应的,所以叫“相对编号法”。图12-20b是采用相对编号法画出导线连接的,由编写的标号可以清楚地找到需连接的接线端子。

安装接线图的相对编号法应用

在安装接线图上,二次接线通常都采用“相对编号法”。所谓“相对编号法”就是甲、乙两个设备需要互相连接时,我们在接至甲设备的导线端编写上乙设备的标号,而在接至乙设备的导线端编写上甲设备的标号,因为编号是相互对应的,所以叫“相对编号法”。如果在某个端子旁边没有标号,就说明该端子不连接,是空着的。

例如,屏内设备间的实际线条连接,如图12-20a所示。这种表示方法可用在连接线少时,若线多时则会画不清,既费时间又容易出差错。

图12-20b是采用相对编号法画出导线连接的,由编写的标号可以清楚地找到需连接的接线端子。

在屏上实际安装配线时,相对编号的数字写于特制的胶木套箍或塑料套箍上,然后套在导线的两端,以便在运行和检修时帮助查找设备。

现以图12-21a所示的10kV输电线路定时过电流保护展开图为例,绘制其安装接线图,如图12-21b、c所示。一个屏的安装接线图,包括屏侧端子接线、屏体背面的设备接线和屏顶设备接线。

在图12-21中,从电流互感器TA1处引来的3根电缆芯112#(回路编号为A411、B411、N411)通过1~3号3个试验端子,分别与屏上的KA1、KA2的接线螺钉号②、⑧连接。正、负控制电源,从屏顶小母线±WC经熔断器FU1和FU2引到5、10号端子(其回路编号为101、102),该两端子分别与屏上KA1的接线螺钉①、KM的接线螺钉②连接。信号回路,从屏顶小母线+WS和WH引到13、14号端子(其回路编号为703、716),该两端子分别与屏上KS的接线螺钉②、④连接。断路器辅助触头QF1的正电源和跳闸线圈YT的负电源,由12号和8号端子经电缆111#引至10kV配电装置。屏上的各设备之间也应用相对编号法进行连接,如KA1和KA2的③接线螺钉要并联,用相对编号法在KA1的接线螺钉③上编号I2—3,表示接到KA2的接线螺钉③上;而在KA2的接线螺钉③上标I1—3,表示接到KA1的接线螺钉③上。

相对编号法在实际应用中应掌握如下原则:

1)为了走线方便,屏内设备与屏顶设备及小母线连接时,需要经过端子排,而屏内设备和屏外设备连接时,则必须通过端子排、并用电缆与屏外设备连接。

2)对于放置在一起电阻和熔断器、光字牌以及同一设备的两个接线螺钉,采用线条连接比相对编号法来得清晰、方便,因此一般可采用线条直接连接。

978-7-111-41960-0-Chapter12-22.jpg

图12-20 屏内设备间的接线方法(www.xing528.com)

a)实际线条连接 b)相对标号法连接

978-7-111-41960-0-Chapter12-23.jpg

图12-21 10kV输电线路定时过电流保护的安装接线

a)展开图 b)端子排 c)安装接线

3)对于不经过端子排的二次设备(如装于屏顶的熔断器、电铃、蜂鸣器、附加电阻等)与屏顶操作信号小母线直接连接时,也应采用相对编号法表示。如图12-22所示,可在该设备的端子上直接写上小母线的符号,而从小母线上画出引下线,并在其旁注明所连接设备的符号。

4)屏内设备间通过端子排的连接法:屏内设备间的接线一般都是直接连接,但有时由于某种原因(例如,屏板后接线的电能表穿线孔)只允许穿过一根导线时,可经过端子排进行并头。图12-23所示为电流表功率表的接线螺钉在端子排6和7上并头,因为不向外接线,所以端子的右面两格空着不填。

978-7-111-41960-0-Chapter12-24.jpg

图12-22 不经端子排直接与小母线连接的标注法

978-7-111-41960-0-Chapter12-25.jpg

图12-23 屏内设备间通过端子排的连接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