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员防护技术优化方案

人员防护技术优化方案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爆炸的特点,在人员安全防护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人员防护技术优化方案

人员的安全历来是反恐怖活动中需考虑的最大问题,甚至某些情况下,一次行动的成功与否与人员伤亡的多寡有直接的关系。这里所讲的人员包括恐怖活动中的人质,也包括参加处置活动的警方人员。根据爆炸的特点,在人员安全防护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警觉意识防护

所谓的警觉意识防护,是指在恐怖活动中任何人都要将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每个人首先防护好自身的安全,在切实做好自身安全工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顾及他人的安全。要真正做好警觉意识防护,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贸然触摸自己不熟悉的物品;二是不要贸然进入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三是在紧急的情况下,不要一味地追求速度,不妨适当采取凡事慢三拍的做法,给自己以及他人一个思考的余地。

2.姿态防护

涉爆环境下始终张开嘴巴,保持身体内外的压强处于平衡状态,可以防止人体耳膜在爆炸作用下的破裂。根据空气冲击波对人体破坏的临界压力值Δp=0.02~0.03 MPa,人体在空气冲击波作用下鼓膜最容易出现破裂,因此张开嘴巴可以动态保持人体内外压力平衡,进而保护人体鼓膜。

此外涉爆环境下,身体尽量采取卧姿。根据人体的结构,当人体采取卧姿时,身体的高度将是人体站立时高度的1/5,因此在爆炸环境下人体所受到的冲击波加载面积将是站姿状态下的20%;对破片而言,尤其是当爆炸装置放置在地面的时候,根据爆炸原理,其破片的飞散范围往往与地面呈一定的角度,与地面形成了一定的所谓半真空状态。因此,在爆炸附近采取卧姿会大大减少人体遭受破片冲击的概率。(www.xing528.com)

3.材料防护

反恐行动中面临的危险多,需要执法人员根据实际条件,借助外部物体或器材进行有效的身体防护。材料防护可以分为专业器材防护和非专业器材防护两种。专业器材防护是指借助某些专业制式防爆设备,如防爆服、排爆服、防爆盾牌等所实施的个体防护;而非专业器材防护是指在现实反恐行动中,参战人员依据现场实际情况,躲藏在某些能够吸收、衰减、阻挡冲击波以及破片杀伤作用的非专业防爆器材物体背后的一种防护。在这种情况下,现场中选择的防爆材料按照防护效果递减的顺序可以排列为地下掩体、土围墙、砖墙、汽车木材、棉被等;而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尽量避免躲藏在其背后的材料有玻璃、铸铁、贴有瓷砖的墙体以及其他易碎易裂材料。

4.缺口防护

人们往往认为,在存在爆炸危险的环境里,靠近建筑物的门窗部位应当是非常安全的,并且存在一个错误的认识,即靠近这些地方便于人员紧急逃散。在建筑防爆当中,一般将建筑结构强度相对其他单元较弱的建筑单元称为缺口。当爆炸装置发生爆炸时,其所产生的大量气体会首先朝向建筑结构强度最为薄弱的地方即缺口部位进行传播、泄压,此时门窗附近的冲击波压强要远远大于周围其他地方的压强。因此,在反恐行动中,除非万不得已尽量不要站在靠近门窗或其他建筑结构强度比较薄弱的地方。当然,在反恐行动中也可以利用缺口这一特性,尽量打开建筑物的所有门窗,使爆炸所产生的气压定向传播,减弱空气冲击波对建筑物主体结构以及内部人员的破坏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